乐文小说网 > 跛脚的皇帝无广告 > 6.谥

6.谥


  郑文率领群臣回到京城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郑文站在御花园中,看着夕阳夕下。

  大乾的建启时代就此结束了,迎来了郑文的时代。

  夕阳的余晖也带着郑文的思绪飘然而去。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次日,早晨。

  郑文在武德殿,召见了内阁成员,开始学着处理政务。

  宰相刘健,字子厚,今年六十三岁,国字脸,看上去就一脸正气,中等身材,只是头发胡子有些白了,是隆成三年的进士,先后出任过县令,郡守,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宰相,可谓是履历颇丰,是从基层干到宰相的人物,是老狐狸一个。(注:隆成是郑文爷爷的年号)

  谢飞,字翼德,今年四十八岁,别看是个武将,但却长相清秀,是个文人出身,曾经是个举人,后来弃文从武,是郑文父皇的侍卫出生,一步一步凭借着才华和先帝的赏识,一步一步干到京营节度使的,是个厉害人物。

  吏部尚书,王永,字子川,今年五十六岁,是隆成六年的进士,贫寒士子出身,面相平庸,先后出任过县丞,县令,郡丞,郡守,吏部侍郎,吏部尚书,是从基层干到尚书的,由此可见,这也是个厉害人物,而且是个中立派,当天的大明宫之变可从未参与过。郑文深深的记下了这个人。

  户部尚书,郭成,字永年,今年五十二岁,长相就相当帅气了,身材修长,是世家出身,隆成九年进士,先后出任过翰林学士,太子舍人,户部郎中,户部侍郎,户部尚书,此人是先帝的亲信,也是个厉害人物,一直在中央干的,干到了户部尚书,只是在当日支持的二皇子。郑文还是要观察观察。

  兵部尚书,赵山,字泽成,今年六十五岁,身材魁梧,脸上却显出一脸老像,是边境武士家庭出身,隆成元年进士,先后出任翰林院士,兵部郎中,郡尉,郡守,国相,兵部侍郎,兵部尚书,这绝对是个厉害人物,先从虚职干到实职,又从中央干到地方,再干到中央,是人杰中的人杰,而且还是个中立派,郑文深深记住了这个人。

  刑部尚书,周阔,字成德,今年五十岁,身材瘦弱,一脸坚毅,是隆成十二年的进士,先在刑部观政,然后出任主事,郎中,侍郎,尚书,是老刑名了,是世家出身,中立派。

  工部尚书,孙化,字永和,今年六十八岁,是隆成六年的进士,脸上已经有老人斑了,走路都有些打擅了,看来是要退了,其先后出任过县长,县令,郡长,郡守,侍郎,尚书,亦是人杰,是个中立派。

  礼部尚书,钱昌,字子永,今年七十岁,出身世家,身体看着还算硬朗,隆成元年的榜眼,先后出任过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郎中,礼部侍郎,礼部尚书,是个老学究,虽然在那场事变中支持大皇子,但却是个保皇派。

  枢密使,吴勇,辽国公,食禄一万五千石,今年六十九岁,是边兵出身,是士兵中一级一级升上来,是绝对的老狐狸,战功赫赫,从一小兵干到枢密使这个武职的最高官职,受封辽国公,是绝对的人杰中的人杰,是朝中最大的中立者。

  ……

  郑文在内阁受了众臣的行礼,就问道:“礼部尚书,朕父皇的谥号你们是什么意见?”

  钱昌起身向郑文行了一礼,开口说到:“我们礼部行问了诸位重臣,谥出了平、章、温的谥号最为合适,只是陛下的意思是?”

  郑文其实也不懂这些,沉思了一下,说道:“加上孝吧!父皇性情宽柔,就谥孝温吧!这也算是概括了父皇的一生。”

  旁边的史官这样记载道:建启十六年,九月初四,晨,帝诏宰相、六部尚书、枢密使、京营节度使问先帝谥号,礼部尚书昌对曰:平、昌、温,何如?帝曰:加孝,为孝温,故此建启帝谥号为孝温皇帝。

  接下来,郑文开始接触政务,看起奏折,但是却看得迷迷糊糊的,郑文的前身及自身都不是博学之人,前身也就算得上刚识字,这样下去不行。

  遂开口道:“诸位臣工,停一下,朕说一个问题,朕从小至十八岁,学识不深,也不怕笑话,这个奏章写得太过于高深了,朕看不懂,今后的奏章,尽可能简单直白,否则朕看不明白,也耽误事,你们下去之后,也替朕转达朕的意思,也替朕说声抱歉。”

  宰相刘健听了,说:“陛下不必如此,折煞臣等,臣等下去之后,定会让人改进的。”

  其余众臣也纷纷表态。

  自此之后,大乾的奏折就逐渐转化为实用为主,但郑文对群臣的谦意也于此传开,自此也落得了心胸宽广的名声。

  郑文又接着说道:“这个奏折太混乱了,你们下去之后,在各个部门的奏折上写上各部的部门,分部门的整理,紧急的就写上急,一般就不用了,这样也方便朕和各大臣们先处理急务,再处理一般了,这样就方便多了。”

  众人听了,也是一喜,这样处理,他们也方便多了。

  自此,灵活多变的标签也贴在了郑文身上。

  ……

  而此时,郑文的思绪,却是转到了九位大臣的身上,看看他们的出身履历,有世家出身的,有寒门出身的,有士兵出身的,虽然大部分是文人出身,但是还是一部分是武人出身的,说明大乾朝还没有形成文官彻底压倒武官的局面,两汉隋唐时代形成的尚武之风还是影响着大乾的。文武的阶限虽已泾渭分明,但是还没到两宋明清的武将低于文官、由文制武的的局面,说明大乾还是有尚武之风,对此,郑文还是很高兴的,他从小就崇拜汉唐,喜欢三国,喜欢的就是那股武力,那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气!

  而且,看这些大臣们的履历,就知道他们大都是从地方上干起来的,从政经验丰富,有实践经历,没有眼高手低的类型,还没有形成“非翰林不宰相”的风气,世家与寒门并重,这说明大乾王朝起码是处于封建王朝的中下期,还没到王朝末期。

  郑文此时想着这些,还是有一股子喜悦呢!


  (https://www.lw00.cc/944/944197/42261134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