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蒸汽时代(第二更)
八月的北京已经渐渐转凉了。
所有的事情看似都有些紧迫,毕竟在缺钱的时候,任何问题都会被放大许多。
例如正在等着发放的抚恤金,不能再拖了。
例如西部军区和南部军区的军费、扩建费用,都需要钱。
甚至要抽调一支军队出来干日本人(日本这个称呼是从宋朝开始的),也需要钱。
更别说将来在南洋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争夺地盘了。
八月十六日,兵部郎中余大成带着大明天子的愤怒和责问,奉命出使日本。
他将前往天津港,从那里出发。
这预示着大明朝与日本的关系,正式进入紧张状态。
下午的时候,刚刚午休完的崇祯见了陈子龙。
陈子龙汇报了国债最新的数额,仅仅是北京,一共卖出去900万两,比预期的多100万两。
国库里还剩3500万两。
现在要发下去的抚恤金一共是2730万两。
抚恤金是最紧要的,关乎对阵亡者的关怀。
军委会已经安排人在发放。
一旦全部发下去后,就只剩下770万两了。
加上900万两国债,1670万两。
第三季度的军费要发下去,500万两,军粮要跟供应商结算,300万两。
南部军区扩建,预计划600万两。
西部军区扩建,第一批预算已经划了600万两。
这就需要2000万两。
扩建的军费先发下去,部分军区军费先发。
剩余需要的钱,现在毕自严在从各个国有商社的收入里提前抽取出来。
预计在九月,可以抽取800万两。
抚恤金、军饷、军粮问题都不会太大,解决完后,还剩470万两。
第三季度军队的钱基本上解决了。
官员们的俸禄300万两(第三季度),也可以发下去。
最后剩下170万两。
再拿100万两出来行政费,也就基本只剩下70万两了。
下一个季度需要的钱?
得想办法。
没有人知道崇祯现在有多缺钱,军队在外面打仗,物资绝对是充足的,但他们绝对不知道皇帝现在连借的钱都快没了。
倒是袁崇焕最近上报了个数字,辽东抄出了300万两。
但这也绝对不够第四季度的军费。
不知道朝廷财务表的还在大肆赞美盛世来了。
真正看过朝廷财务表的估计会绝望。
不过,崇祯并不无绝望,因为朝廷每天都有大量银子在进来。
现在无论是税收,还是国营商社,营收都还不错,至少勉强能撑着。
至于到底赚多少钱,得年底才能知晓。
听陈子龙汇报完后,崇祯便去了一趟北京制造局。
徐光启年龄也大了,现在黄宗羲进入北京制造局,协助徐光启做文书管理。
来北京制造局,主要是了解现在蒸汽机的产能如何了。
蒸汽机已经进入第三代,无限接近瓦特蒸汽机,甚至在半年前,北京制造局已经开始与纺织机结合成功。
基本原理制造已经全部打通,现在主要是在优化如何与更多的纺织机结合起来。
这是为了扩大纱布、丝绸、棉布等产能。
例如以前手工时代,一天能生产1万匹布,进入蒸汽时代,一天能生产20万匹布,而且工人只需要以前的三分之一。
以前国营的纺织业一个月能净赚30万两,现在一个月就能赚700万两(工资减少,成本下降)。
当然,前提是蒸汽化全部普及。
而目前来说,蒸汽机和纺织的结合,才刚刚在北京制造局开始。
一旦真正做到蒸汽机和纺织的结合,产量进一步暴涨后,大明朝那时候才真正开始开挂。
为什么这么说?
那个时候,国内2亿多人的市场可以满足了,甚至用几年时间就能打饱和,将布料的价格都打下来。
不仅如此,还能对海外进行大规模倾销了。
主要,是倾销!
什么是倾销?
就是薄利多销,用数量争取价格优势,将海外各国的纺织业全部打掉。
那个时候,别说南洋了,源源不断的丝绸、棉布运往欧洲,大半个欧洲全部用“大明制造”,想想那个场面。
那时候,崇祯还会缺钱么?
那时候,大明朝还会缺钱么?
有钱了,各行各业都可以发展起来。
甚至建立国际金融体系。
这才是蒸汽机被称为工业时代最重要的工具的原因。
在徐光启等人的陪同下,崇祯见到了蒸汽机与纺织机的结合。
看到蒸汽机连接着多台纺织机,虽然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亲眼看见后,崇祯还是欣喜如狂。
黄宗羲说道:“陛下,蒸汽机不仅仅连接到纺织机上,三个月前,臣等还在造纸厂投入了一台做测试。”
“测试如何?”
“经过两个多月的测试,现在已经调整好,可以正式投入。”
“好!还有印刷厂,印刷厂也可以用!”
如果用到造纸厂和印刷厂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赚钱?
不不不,赚钱是次要的。
书本的费用会大大降低,书本的普及会大大增加,对新学的推动是革命性的。
总之,蒸汽机一旦真的实现对外转化动力,它能利用到的场景就太多了。
“今年北京制造局能投入多少台使用?”
“回禀陛下,投入20台没有问题,不过臣觉得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哦,你说说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黄宗羲说道:“北方原材料缺乏,真正纺织大省都在南方,朝廷应该将这些蒸汽机优先普及到南方,例如南京江宁纺织局,杭州纺织局,武昌制造局,成都制造局,当然,还有上海纺织局,泉州纺织局,广州纺织局。”
黄宗羲虽然年轻,但不愧是经常跟随在皇帝身边的。
他说的这些地方,要么是国内位置非常重要的地方,要么是沿海出口商贸发达的地方。
反倒是北京的原材料有限,即便配置再多的蒸汽机和纺织机,也受限于原料。
“说得好。”崇祯转身说道,“曹化淳。”
“奴婢在。”
“各地纺织局需要配置多少台,这事朕交给你来处理,只能多不能少,找各地纺织局的官员进京先学习。”
“是,奴婢知道该如何办。”
“这事要快,朕相信,各州府的知府,各省的布政使,对它兴趣也非常大。”
“陛下放心,奴婢这就去办。”
现在泉州与南洋的商贸,每年可以赚数百万两。
只要蒸汽机投入使用,一个泉州港的收入就能破千万两,完全不在话下。
而且将来收复西域,在那里设置棉花厂,完全可以将国内的棉衣快速普及。
(https://www.lw00.cc/814/814449/9489610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