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明末:辽东雄狮女主 > 第一千零五回 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

第一千零五回 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


  原来就在李过北上据敌的时候,山西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除了太原被围,还有孔有德率军直取怀庆,和随后赶到的阿济格大军围攻怀庆。

  直到此时,李自成才恍然大悟,自己的布防出现了巨大漏洞。

  这件事,还得从李自成退守长安开始说起。

  话说李自成还没有好好的喘口气,就得知大同丢失和好友张天琳被害的消息。

  他冷静的判断形势,意识到辽东军肯定会强攻山西。

  更清楚的知道,守住山西,才能守住陕西。

  于是做出了下述部署:

  太原节度使韩文铨坐镇晋中,刘芳亮率军进驻泽州,刘忠率军镇守潞安府,与镇守太原的陈永福一道构成山西防线。

  但这些人中,除了刘芳亮有实力外,其余都感觉比较弱。

  所以李自成又下令袁宗第从河南向北进驻临汾,也就是平阳府。

  让刘汝魁镇守卫辉府,以保证山西东南防线。

  也就是说,李自成整个防线的布置,都偏向于山西的南部地区。

  但他没想到五件事。

  第一件事,距离太原最近、威胁最大的两支部队,洪承畴没有打大同,而是绕远道黑虎掏心,直取米脂。

  岳讬干脆是佯攻。

  这让李自成大吃一惊。

  第二件事,太原其实守不住,第六军围而不攻,只是在加速李自成的误判,认为太原府能守很长时间。

  第三件事,杨承应压根不打算强攻山西,而是从南边沿着黄河行军包抄大顺军。

  这三件事来自外部,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呈现在李自成面前。

  其中第二件和第三件事,李自成还不知情。

  后面两件事,则是大顺内部。

  一是,由于顺军愈发残酷的铐饷政策,只要没有兵镇守的地方就出现士绅叛乱,愈演愈烈。

  气得李自成在当月下令,将河南和山西的士绅迁到陕西,就像当年汉武帝迁豪族那样。

  李自成政治上的不成熟,在这件事上展现出来。

  首先,一个阶层的人并不团结,如果团结大明就不会亡了。李自成一股脑儿全得罪光,彻底断绝了和好的希望。

  其次,李自成刚刚恢复了旧制,按照正常赋税征收钱粮、摊派徭役等封建秩序。

  谁给他们维持基层运转呢?还不是哪些士绅。

  把士绅都迁走,又没有大量官员充实地方,赋税怎么收啊。

  第二件事,大顺军没了铐饷来源,为了养兵必须收税,缺乏治理的地方和大量贫苦百姓,又要摊上上缴钱粮,还要摊派徭役等事。

  包括但不限于给大顺军抓雕拔毛,以备制作弓箭;给大顺军上缴布匹,摊派打造盔甲的任务等等。

  这样一来,原本的民心,也渐渐失去了。

  也就在当月,杨承应厚积薄发的好处显现出来。

  委派州府县的官员,都带着健全的衙门体系。外加,给了当地部分胥吏(地头蛇)一个帮办,也就是实习的机会。

  让他们都看到升迁的希望,再加上严整的军容和大量退伍老兵组成的巡检司,绝大部分是乖乖的听话。

  从朝廷到地方,都把检地当做头等大事。分到土地和登记入册的百姓,还能得到按人丁的过冬口粮。

  大灾免赋税三年,小灾免赋税二年,无灾免税一年。

  尽管有个别顽固分子,也被一批接这一批的镇压,然后投到种植园和矿场干活。

  一件件前线和内部的消息被写成奏疏,放在杨承应桌案。

  杨承应随便看了一眼,就不再看了。

  等杨承应看完所有的奏疏,范文程问道:“殿下,您累不累?”

  “不累。”杨承应笑道,“这些人都不算事,他们没了明军,也没有闯军可投靠。除了捏着鼻子承认以外,还有别的出路吗?”

  范文程笑了一声,说道:“既然您还有精力,蒋元恒从南边出使回来,您见一面?”

  “见!必须见他。”杨承应来了精神。

  由于江北四镇隔绝道路,乘坐海船非常的慢,导致蒋元恒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南边回来。

  不一会儿,蒋元恒走进文华殿。

  “事情办的怎样?”杨承应问道。

  “不顺利。临时主持南京防务的兵部尚书史可法,认为您是乱臣贼子,不肯和您合作。”

  蒋元恒很直接的回答。

  杨承应哭笑不得:“算了,不合作就不合作吧,我猜他们还是会拥立福王,我就有了南下的借口。”

  “属下觉得,还不急着出兵南下。尽管江北四镇也好,尤世禄也好都是废物,仍不急着南下。”

  “为什么?”

  “臣离开南京时,四处走动,只见所谓江南才子,整日只知道花天酒地,饮酒作乐。江北各镇总兵为非作歹,军纪全无。又打听福王之所为,更是不堪入耳。”

  “哦。”

  “福王四处逃窜,竟不忘江舟之上招揽娼妓,载歌载舞。而路过乡野,百姓皆有菜色。此所谓‘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

  “看来江南,我不需要操心。只要全心应对李自成和那些反叛的士族即可。”

  “正是。”

  “蒋元恒,你这趟出使干的不错。我看这样吧,你暂时到吏部任上学习,然后后补地方官员,将来会有升迁的。”

  “臣谢殿下恩待。”

  蒋元恒起身,深深地作揖。

  新人在杨承应麾下做事,基本上都要遵循一个原则,从下往上。

  有才干的越级提拔,才干差点的慢慢提拔。

  所以蒋元恒也不操心这些事。

  正聊着,忽然闻侍卫来报,弘光朝廷派员封赐杨承应。

  杨承应示意范文程和蒋元恒都不要动,然后命人把弘光朝廷的使者叫进来。

  使者看杨承应高居主位,诧异了一下,旋即拿出圣旨:

  “蓟辽经略,周王杨承应接旨。”

  杨承应不动。

  使者又喊了一遍。

  杨承应还是坐着不动。

  “杨大人!”使者有些生气。

  杨承应笑了:“使者,你刚才说‘皇帝’,请问哪位皇帝?”

  “当然是弘光皇帝!”使者回答。

  “请问,弘光皇帝是谁?”

  “当今圣上,乃神宗皇帝的亲孙,福王殿下。”

  “请问,太子何在?为什么不拥立太子!”

  “太子遍寻不着,国不可一日无君,故而南京群臣拥立福王继承大位,你接旨吧。”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左懋第!”

  “哦,你就留在我这里吧,至于圣旨,让你的人原样送回。”

  “你……我乃天子使臣,岂能被你拘禁。”

  “我不拘禁你,我还想让你为天下百姓造福呢!”

  听了这话,左懋第傻眼了。


  (https://www.lw00.cc/790/790433/7083219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