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渭水之盟
在他的身后,是一排排整齐的突厥骑兵,身着黑色的皮甲,手持长刀和弓箭,胯下的骏马也是膘肥体壮,嘶鸣不已,在突厥,这些战马从来不缺精良的,而如今这颉利可汗领兵南下,所领的大军,自然都是精锐。
而这些突厥的骑兵脸上,甚至涂抹着各种属于他们文化的色彩,显得格外狰狞恐怖,一双双眼神中,全都是望向那远处的长安城,眼神当中充满了对大唐土地的贪婪与渴望。
同时每一匹马的身上都系着一串铃铛,随着马匹的奔跑,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与那轰隆隆的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令人胆寒的节奏。
在渭水河南岸,大唐的军队如潮水般迅速集结,猎猎军旗迎风招展,似是在寒风中舞动的火焰,刀枪林立,闪耀着森冷的寒光,仿佛一片钢铁铸就的森林,
士兵们神情肃穆,严阵以待,每一个人都像是紧绷的弓弦。
此时,局势万分危急,若让突厥大军顺利渡过渭水,那便如同猛虎直逼城下,长安危在旦夕。
纵使突厥人向来不擅攻城,但都城一旦被异族兵临,这在史书上将会留下怎样的记载?如今的李世民,刚刚发动玄武门之变,皇位初定,便要面临守护都城的重任。
只要有人稍加煽动舆论,那星星之火便可能呈燎原之势,普通百姓或许尚好安抚,但那些自视清高的文人,手中之笔如利刃,绝不会心慈手软,这是李世民绝不能容忍的局面。
而在长安那巍峨壮丽的皇宫之中,李世民正竭力压制着内心的怒火。
就在前两日,尉迟敬德在泾阳与突厥展开激战,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甚至还取得了一场小胜。
然而,那颉利可汗狡黠多端,竟直接分兵十万直逼长安,留下十万兵力与尉迟敬德纠缠,致使突厥大军如今已兵临渭水河畔。
尽管李世民心中已然有了应对之策,但愤怒依旧如汹涌的暗流在心底翻涌。
“朕决不会让那颉利踏过渭水一步!”李世民死死咬着牙,一字一顿地吐出这句话,拳头紧紧攥起,手背上青筋暴起,宛如一条条蜿蜒的小蛇,哪怕他如今养成的静气,可此时依旧是难以抑制。
“陛下!”温柔贤淑的长孙无垢陪在李世民身旁,轻声细语地说道:“臣妾一定相信陛下定能化解此危机。”她的声音依旧是如同春日微风,轻柔地拂过李世民的心间,试图缓解他的愤怒。
“陛下,如此行事是否有些冒险了?”长孙无忌在殿下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他已然知晓陛下的计划,然而,在阵前直面敌军,虽距离较远,但突厥之中若有神箭手,陛下的安危实在堪忧。
“不!”李世民目光坚定,神色决然,“朕何时惧怕过?更何况,朕已无任何退路可退!若朕躲在大军之后,那颉利生性多疑,必定不会上当。唯有朕亲立阵前,于渭水河畔,方能让他觉得朕毫无惧意。只有这样,他才会认真考虑朕提出的意见。”李世民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
看到房玄龄等人还要进言,李世民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必多言,出城!”言罢,他正欲大步朝着殿外走去。
恰在此时,一名内监神色匆匆,一路小跑着冲进殿内,高声喊道:“陛下,河间王李孝恭返回,已在殿外候旨!”
“李孝恭?”李世民的脚步猛然一顿,眉头微微皱起。
李孝恭肩负镇守那座重要门户的重任,若无十万火急之事,绝不可能轻易离开岗位,亲自返回长安。
略一思索,李世民开口道:“宣!”接着又低声自语道,“至于那颉利,一时半会儿,谅他也不敢轻易渡过渭水,朕也不能过于急切,便要先晾他一晾。”
说罢,李世民双手背负于身后,神色平静地看向已经进入大殿的李孝恭,以及跟随其后的几名玄甲军。
只见李孝恭等人面色凝重,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见状,心中皆是“咯噔”一声,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臣李孝恭,参见陛下!”李孝恭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却难掩语气中的沉重。
“起来说话!”李世民目光灼灼,“有何事,直接说!莫非是对面王朝已经发起进攻了不成?”这是他此刻最为担忧的事情,至于其他,皆可暂且放在一边。
但话一出口,他心中又暗自思忖,若突厥已然进攻,李孝恭理应坐镇前线,绝无可能亲自赶回。
李孝恭并未起身,而是从怀中掏出一本整理好的册子,脸色愈发难看,缓缓说道:“陛下,那门户之后的王朝,是大隋!”
“大隋?”李世民眉头一挑,原本就因突厥之事暴怒的心情,听到这个消息,在意外之余,竟也增添了几分浓厚的兴趣。
既然是大隋,那岂不是意味着,在那个神秘的时空,同样存在一个李世民,也就是另一个自己?这一想法让李世民瞬间将颉利可汗来袭之事抛诸脑后,饶有兴致地追问道:“既然已知是大隋,如今大隋处于什么年间?是那杨坚执政,还是那暴君杨广在位?”既然李孝恭已然确定是大隋,李世民自然不会再往其他方向猜测。
“还有,如今的朕,又在做些什么?想必你也已查探过一番吧?”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轻笑。
他可不相信李孝恭会不去调查自己在那个时空的情况。
..................
(https://www.lw00.cc/3585/3585285/3292951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