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签到三国:霸王人屠,龙骑踏皇土小说免费阅读 > 第19章 密信,老狐狸被曝光了!

第19章 密信,老狐狸被曝光了!


“并州本就荒凉,土地贫瘠,前些日子又遭匈奴劫掠,破坏,本就微薄的收成就更加少的可怜。”

“司隶往年的收成倒是不俗,但今年连日旱灾……,收成恐怕只有往年的七成左右。”

并州和司隶,一个被劫掠、破坏,一个受困于天灾只有往年的七成。

这哪里是不算好,这是坏到了极点。

而秋收关乎着国之根本,收成不好就意味着民间的百姓不能果腹,税收便无法保证。

没有税收,西凉军如同无根之木,无水之萍,无论势力再怎么庞大也可能在瞬间崩塌。

而若是强行征取,黄巾军就是近在眼前的例子。

与其被活活饿死,还不如直接造反。

李儒来此,本是想让董天免除些些许税收,没成想就连军队都缺粮了。

贾诩、李儒二人对视了一眼,均是微微摇头。

情况不容乐观啊!

董天眉头微皱,目光不由得地望向了刚刚得到的三大箱子种子。

玉米、土豆、红薯,这些东西可是出了名的产量高、热量足,而且对环境和土壤条件还不太挑剔。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东西可以直接改变一个时代。

可是……这些东西至少也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

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如何来弥补秋收的损失和军粮的缺口。

沉吟片刻,他看着李儒、贾诩道:“文优、文和,你们可有应对之策?”

李儒略微思忖了片刻,意有所指地道:“民间百姓没粮,可不代表别的人手里就没有。”

别的人?

“先生说的是世家?”

“这倒也是个办法,不过……”

贾诩很快反应了过来,缓缓道:“想从世家手里拿粮,恐怕还得费些功夫。”

董天神色平静。

贾诩所说的,他当然懂。

在这个时代,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而这些富者便大都是世家。

他们手下有着大量的田地。

天下便是再受灾祸、缺粮。

也绝对缺不到他们的头上来。

他们有粮,但正如董天所说,想把粮从他们嘴里面撬出来,难!

因为这个时代的世家实在是太庞大了。

别的不说,就只说这满朝公卿,文武百官,几乎清一色的全部都是世家子弟,就可见一斑。

一旦威胁到他们所有人的利益,他们便会紧紧地抱在一起,进行反抗。

刚刚稳定下来的局势也会因此而生变。

但,对于他董天来说那又如何?

如今西凉军势力如日中天,二十余万大军天下谁与争锋!

他根本无须去看他人的脸色去行事。

乖乖听话尚可相安无事。

不听话,有的是办法让这些世家听话!.

不听话,有的是办法让这些世家听话!

李儒、贾诩来此恐怕也不是无计可施,而是要看他一个态度吧。

董天看着李儒问道:“文优,我们府上还有多少粮?”

李儒思忖道:“大概还有一万担有余。”

一万担还有余……

董天一怔。

一万担,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知道,一个普通的兵卒一个月的正常消耗仅仅只有两担.

一万担,这意味着足足够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吃上一个月。

若是节省一些的话,甚至还会更久。

而董天来到洛阳不过一年,从来没有刻意去收敛过什么。

那些大的世家们,绵延百年,甚至是前年。

他们手中的粮草,不可估量啊!

想要粮,果然还是得在世家的手里拿。

董天略微顿了顿,下了决定。

“就从世家入手!”

“我们府上,留下十日的口粮,其余的全部充军。”

“明日早朝之时提议群臣募捐。”

李儒道:“就怕这些大臣不会乖乖就范啊。”

在历朝历代,每逢秋收不好时,时常会有人提出募捐。

但是募捐的效果并不好。

理由也很简单。

既然是募捐,那数量是多还是少就全凭个人。

一个大世家捐一百担,听上去不少了。

足足够一家三口、或者四口人吃一年。

但这么点,显然是解不了他们眼前的难题的。

“那就要看用什么样的手段了。”

董天淡淡地道。

李儒、贾诩都是眼神一闪。

有了董天的这句话,那就够了。

“将军,我有一策或可让这些世家乖乖就范。”

贾诩直接拱手道。

“我亦有一策可解决如今之难题。”

李儒也道。

“哦?”

董天微微颔首,“二位先生细细说来。”

贾诩脸色温和,一如往日般老实木讷的形象,淡淡地道:“说来也简单,直接以势压人即可。”

“如今我西凉军在朝中一手遮天,我们决定要做的事,何须去看他人脸色。”

“不听话,杀了便是,我到要看看这满朝公卿到底有几个胆子。”

旁边的李儒忍不住挑了挑眉,瞬间对这个向来以老实人自居的贾诩有了新的看法。

这……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董天拿起案牍旁的茶杯,喝了一口,对贾诩能提出这样的建议并不意外。

这可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毒士。

若是太心慈手软,那才是不正常呢。

他略微顿了顿,又看向了李儒,“文优,你的意思呢?”

李儒道:“将军,在下以为文和所言有理。”

“但在以势压人之前,若是能抓到这些世家的把柄,就更好了。”

董天沉吟道,“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底子怎么也不会有多干净,不过……这些老狐狸尾巴可不是那么好抓的。”

李儒淡淡地道:“就算没有,还不会捏造么?”

贾诩人畜无害:“朝堂之上都是大汉之臣,自然不会看着大汉子民忍饥挨饿。”

“如若不然,自是尸位素餐之辈,德不配位,冤枉也就冤枉了。”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说不出来的和谐、惬意。

“将军,无论是捏造把柄,或者是栽赃家伙,都还需要一些时日。”

“不如在明日早朝时,由我向陛下和太后先提出募捐之事。”

“一来可以先试探试探这些世家,杀鸡儆猴总是要有个人选的。”

“二来么,募捐了一万担粮草,总要让天下人知道,也好给将军和我们西凉军扬名。”

李儒又提出了一个建议。

“好。”

董天点了点头,“此事便依你们去做吧。”

“喏。”

李儒、贾诩领命。

商定完这件事,董天又走到装着种子的三个大箱子旁,指着装满了玉米和土豆的那两箱道:“你们带人将这一箱种子搬下去,请最好的农夫栽种,打理,万万不可出了差错。”

李儒、贾诩走了过去,首先看到的是装着一大箱子的玉米种子,疑惑道:“这是……种子?”

“为何之前我从未见过?”

玉米是到了十五世纪的时候才引进中国的。

你们两个见过就怪了。

“这是玉米种子,与粟、麦、稻、菽、黍、麻这些粮食作物差不多。”

董天简单地解释了一下。

“哦。”

李儒、贾诩点了点头。

见到这种新型的粮食作物,两个人也不禁来了兴趣。

毕竟这个时代可以吃的粮食实在是有些单调。

多一种新的粮食作物,也就意味着日后他们的餐桌上多出了一道菜。

事关生活质量,这很重要!

于是,一人拿起几粒玉米,仔细看了起来。

“颗粒饱满,色泽金黄,气味清新,香甜。”

李儒拿着一粒玉米闻了闻,然后小小地咬了一口,顿时连连点头,赞道:“好,虽未见过,但这味道可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说着,又在嘴里扔了一颗。

贾诩见状也在嘴里放了一颗,露出了有些愉悦的深情,显然是对着味道十分满意,问道:“这玉米亩产几何啊?”

“一千多斤吧。”

董天想了想,随便给出了一个映像中的答案。

???

什么?

一千多斤?!

李儒、贾诩都瞪大了眼睛,一脸卧槽,这怎么可能的表情。

亩产一千多斤是什么概念?

在这个时代,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的粟麦的亩产最多也不过三百多斤。

这还必须保证是在极其肥沃的土地,给予极好的灌溉和阳光的条件下。

而这玉米直接亩产一千斤……

如果是别人说出这句话的,他们二人肯定是嗤之以鼻,根本不会相信。

但是说出这句话的人是董天。

他们才有些半信半疑。

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过震撼了。

董天神色平静,对于向来波澜不惊,平静如水的李儒、贾诩变得如此不淡定并没有什么意外。

因为这件事情的本事已经足够令人不可思议的。

若非他是穿越者,应该也不会比贾诩、李儒强多少吧。

“亩产几何?”

李儒又问道,生怕是自己听错了。

直到再次听到董天说出同样的答案时,才落下了心里的石头。

他微微喘着粗气,心口砰砰砰地直跳。

因为他知道眼前的这些种子将会给他们,给这个天下带来怎样的变化!

在几年前那场全国大饥荒中,他亲眼看见了一幕又一幕残忍、凄凉的景象。

书皮、树根,地上的草……甚至是易子相食!

在生与死的面前,一切似乎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只有一件事,能填肚子就行。

但还是有太多的人被饿死了。

随处可见面黄肌瘦,瘦到皮包骨头的人和尸体……

当时若有玉米在,何至于此啊!

亩产千斤,这哪里是人间该有的东西。

这分明是仙种!是仙种啊!

贾诩的感慨一点也不比李儒少。

他本就是寒门出身,家庭并不富庶。

挨饿的滋味,他尝过。

甚至比李儒更知道易子相食绝不是典故。

他曾亲眼见过。

那是这辈子他无论如何再也不想见到的事。

而这些玉米种子,足以令他,甚至令全天下的百姓都摆脱挨饿的痛苦。

这种意义、功德会流芳百年、千年!

两个人沉静了许久才从自己内心的世界中醒了过来。

第一个瞬间,李儒整个人都仿佛定住了。

他瞪着眼睛,张着嘴,脸上带着悔恨之色,喃喃道:“仙种……仙种……”

“我刚刚吃了两颗仙种?”

“造孽啊!”

贾诩也瞬间怔住了。

一副悔不该当初的表情。

没错,他也吃了一颗。

“无妨。”

“种子还多。”

董天大方地宽慰道。

“这里有一百斤左右,你们找人种下去,一亩地大概种四斤左右。”

“找二十多亩地,待来年开春时,我们就会得到几万斤的种子,这时再分发到百姓的手里,秋收之事,将在无粮草之忧。”

“喏!”

李儒,贾诩拱手领命。

“将军,这玉米的种植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贾诩问道。

李儒也赶忙将视线看了过来。

这种事可得问清楚,不能白白糟蹋了仙种。

董天略微想了想,道:“正常种植即可,并无特殊要求,只要记住一定要少浇水就行了。”

这些他也不是特别懂,反正玉米这种作物生命力极强,还能养不活?

看过了玉米,李儒和贾诩很快便将目光看向了另外两个大箱子,眼神里隐隐带着些兴奋和期待。

“将军,这两箱也都是仙种?”

董天点了点头,淡淡地道:“是。”

“这个叫土豆,那个叫红薯。”

“土豆待会儿可以一起带走,如今正是播种的季节。”

李儒、贾诩微微颔首,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一只手拿着土豆,另一只手拿着红薯,上下打量。

眼睛之中是根本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激动。

不过,有了之前的教训,他们是怎么也不会想再去咬一口来尝尝咸淡了。

每一颗种子都足以改变整个时代。

他们哪能轻易下口。

那是在造孽啊!

“将军,这土豆亩产几何啊?”

李儒如获至宝一般将一颗光滑圆润的土豆捧在手心里,问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董天略微想了想,给出了一个略微保守些的数字。

“三千多斤吧。”

?????

三千多斤!

李儒、贾诩看着董天,露出了比之前听到玉米亩产时更加吃惊的表情。

本以为玉米亩产千斤已经是顶点了。

没想到,这土豆却再一次让他们破了防。

贾诩惊讶地微微张着嘴巴而不自知,又指着另一边的红薯。

“将军……这红薯……”

董天略微顿了顿,道:“六千斤。”

这……这……

李儒、贾诩惊讶得无可复加,一时之间竟然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自此以后,他们有玉米、有土豆,还有红薯。

推广下去,不用两年他们就会有充足的粮草。

民间百姓的生活也将得到很大的改善。

内部安稳,和平稳定。

势力蒸蒸日上。

什么一十八路诸侯盟军,算得上什么?

一堆红薯、土豆、玉米直接一摆,两军对峙。

不用打,耗也能直接把他们给耗死。

看着往日里波澜不惊的贾诩、李儒一脸的惊讶之色,董天不禁暗暗摇头。

看来他还是低估了玉米、红薯、土豆对这个时代的人的冲击。

其实,他说的已经很保守了。

土豆亩产三千斤算什么,在他的那个时代一般都是亩产四、五千斤。

三千斤是在没怎么得到好的照料的情况下。

至于红薯,如果种得好的话,亩产一万斤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了,考虑到贾诩、李儒现在的状态。

这些话么……算了。

接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将军,此等仙种神物,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李儒看着董天问道。

“前些日子偶然所得。”

董天随便打了一个马虎眼。

他当然不可能说是从系统签到里得来的。

李儒、贾诩自然是听出了董天的敷衍,但也没有过多的追问。

问清楚了土豆如何种植之后就派人小心翼翼地抬着两个大箱子急匆匆地走了。

看他们的那个样子,恐怕是没有当夜将这些仙种种下,他们就一定睡不着了。

夜空幽暗而又深邃,隐隐有乌云涌动。

正如明日的朝堂,定然不会太平啊。

董天走在庭院里,回想起之前与李儒、贾诩商议的事。

既然要找个由头,不如去何太后那里试试。

作为皇帝生母,何太后一直与朝中这些保皇派有些联系。

说不定还真能抓到什么破绽。

……

次日。

早朝时,顶着两个大黑眼圈,满是血丝却隐隐带着几分兴奋的李儒在行过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汇报秋收的情况。

“禀告陛下,太后!”

“如今已经即将到达秋收之时,但看上去今年的收成并不算好。”

“并州刚逢战祸经受劫掠,恐无力支持税收。”

“司隶又因为天灾,旷旱许久,今年的收成恐怕不足往年的七成。”

“故,臣提议,减少民间百姓的税收,由朝堂百官带头发起募捐,地方乡绅积极配合,共以补缺口。”

“臣附议!”

贾诩站出来拱手道。

“老臣附议!”

蔡邕也站出来力挺道。

他并不知道董天几人的谋划,但是他却向来关心民间疾苦。

今年连日大旱,粮食长势不好。

百姓自己生活都有些顾不住,别说还要顾及税收了。

所以,在听到减少民间税收,改为朝中官员募捐时,他紧随其后,站了出来表示支持。

董天暗暗点头。

自己这个未来的老丈人倒还是个心怀天下的好官。

只是……这满朝文武怕是没人会站出来了。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又不禁有些唏嘘。

“陛下,太后,此事不可。”

“我等两袖清风,勉强度日。”

“陛下,臣为朝堂,为天下百姓愿肝脑涂地,死而后已!但臣家中上有七十岁老母。下有刚刚学会说话的小儿,臣实在是不愿他们挨饿!”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侍中种辑。

他哭丧着脸,一脸的冤屈。

紧随其后,议郎吴硕也站出来哭穷。

“是啊,陛下,太后!老臣为官二十余载,兢兢业业,素来生活节俭,不敢有丝毫浪费,实在是拿不出余粮啊!”

有人带头,剩余的大臣虽没有再站出来公然表态,但也都议论纷纷,摇头叹息。

不是不愿,而是没有。

正如董天、李儒、贾诩三人所想,想要相安无事地从这些人的手里拿东西,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何太后听着下方一片喧哗,秀眉微蹙。

她认得出李儒、贾诩都是董天的心腹,蔡邕更是董天未来的老丈人。

这三个人的话自然就是董天的意思。

只是……

整个朝堂都是一片反对的声音。

她就算是有心偏袒,也不好直说。

毕竟,明面上她还是保皇派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角色,不好暴露出来。

下意识地,何太后看向了董天。

董天却仍然是神色平静,一言不发。

“董将军,你是什么意思呢?”

何太后问道。

董天站了出来,双手抱拳道:“回禀太后,末将以为事关天下百姓、苍生社稷。”

“文武百官乃国之栋梁,自然不能托故推辞。”

“你说呢?司徒大人?”

董天看向了司徒王允。

王司徒的眼中微不可察地闪过了一丝不屑,拱手道:“老臣以为镇国大将军所言有理。”

“百姓有难,我等作为大汉臣子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老臣愿募捐……粮草五百担!”

话音刚落,就听见了阵阵吹捧。

“王司徒高义啊!”

“相比之下是我等浅薄了!”

“陛下臣家中虽然贫寒,但也愿略进绵薄之力,募捐五十担!”

“臣愿募捐两百担!”

“老臣杨彪,五百担!”

……

满朝文武其乐融融,说不出来的和谐。

就连原本站出来哭穷的种辑和吴硕也都募捐了五十担。

这种事,他们门儿清。

司徒王允已经带头,他们跟好队形就是。

走个过场就行了。

家中的钱粮是不少,但任谁也不会愿意平白无故捐给别人。

然而就在这时,在一片喧哗之中忽然有人道:“臣董天募捐一万担!”

声音沉稳、厚重,带着一丝沙场的肃杀之气。

虽然声音并不算大,却让原本有些喧哗的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一万担!

这西凉蛮子是想玩真的?

满朝文武看向董天的目光中都带上了一丝异样。

董天神色平静,并没有丝毫的变化。

王允这个老狐狸,假意同意募捐,实则是以退为进。

五百担粮草。

听上去不少,但对于王允这样的大世家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更重要的是,王允的这一句话直接给满朝文武定下了一个标杆。

当朝三公之一的王司徒募捐五百担。

我职位相差那么多,募捐五十担、一百担,不过分吧?

到了地方乡绅那里,怕是爬出五十担都够呛。

这么累计下来,募捐到的粮草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弥补漏洞。

对此,董天并不意外。

如今面临的阻力是理所应当的。

这可是在从别人的身上割肉,哪有那么容易。

而满朝公卿在经历了最开始的错愕之后,也并未多想什么。

募捐么,就是看个自愿。

还能强迫?

再者说了,一百担已经着实不少了。

毕竟当朝三公之一的王司徒也才募捐了五百担而已!

只有王允、杨彪少数几人若有所思,感觉到了这背后可能有些不同寻常。

很快,募捐便以这样的方式草草收场。

早朝过后,在大殿上哭穷、公然表态两袖清风的种辑和吴硕心情甚好,看着董天的背影脸上带着些不屑。

董天……一个毛头小子而已。

打仗是把好手,但这官场可是与战场大不相同。

就这点本事也想与他们掰掰手腕?

换董卓来还差不多。

正在两人内心得意忘形之际,司徒王允不知何时悄然站在了他们的身后,低声道:“最近两位大人一定要万事小心。”

“老夫有预感,这董天恐怕不会这么算了。”

种辑、吴硕对视一眼,半信半疑。

“司徒大人,应该……不会吧。”

“今日,在朝堂上,董天占尽了下风,仍然一言不发。”

“显然是无力招架,司徒大人你是不是有些太敏感了。”

“也许吧,只是……”

司徒王允半眯着眼,缓缓道。

“老夫始终感觉不太安稳,你们二人今日公然在朝堂上与董天做对,难免会被记恨,无论如何小心些总归不是坏事。”

“多谢司徒大人关系。”

种辑、吴硕拱手称谢。

……

就在当日,朝堂上发生的一切,很快就流传了出去。

民间一片哗然。

虽然还没有真正开始秋收,但眼睛看得见庄稼长得并不算好。

不及往年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只是……朝廷可不管你收成如何。

税收该交的就得交。

是没有任何情面可讲的。

许多人已经为此在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谁知道一大早就传出了朝中百官募捐的消息。

朝中已经开始募捐,若是能募捐到足够的粮,是不是意味着今年的税收会减少?

这事关每一个人的利益,民间的百姓几乎是在瞬间就关注了起来。

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有许多号称是家里某个亲戚的亲戚的二表哥的叔父的儿子的姑父的叔父是朝中大员,掌控着一手的情报站出来向天下百姓分享。

许多百姓也都一传十,十传百,知道了这次募捐前后的情况。

带头的就是刚刚来到洛阳不就的西凉军势力。

提出募捐的人,李儒、贾诩。

隐藏在背后的指使者,镇国大将军董天。

甚至就连募捐的数目都能打探地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比如三公之一,向来德高望重,薄有盛名的司徒王允,王大人募捐五百担。

同为三公,出自当今世上赫赫有名的大世家,杨家的杨彪募捐五百担。

侍中种辑募捐五十担。

……

百姓们是满怀期望而来,听着听着心却慢慢凉了下来。

一百担、五百担……

听上去不少。

但是比起朝廷的缺口来说,又算得上什么?

到了最后还不是得从他们的口袋里拿?

募捐?

募捐个屁。

装装样子,能骗得过谁?

直到最后一个名字念完时,众人的心里才发生了些许变化。

镇国大将军,灵武侯董天一万担!

几乎每个人心里都是一怔。

一万担!

镇国大将军不是在走过场,不是在糊弄。

他是认真的!

许多百姓的神情都变得有些复杂。

他们是幸运的。

因为在朝堂里,有一个真正一心念着他们的人。

他们又是不幸的。

文武百官,如同镇国大将军的人却只有一个。

真是令人既感慨又心酸。

也让他们对董天,乃至西凉军的印象都大为改观。

一开始,董卓率领飞熊军进入洛阳。

民间的百姓是担心,是害怕。

毕竟西凉苦寒之地,民风粗犷,一直以来都被称为西凉蛮子。

蛮子来了,心里哪能不怕。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这些蛮子似乎有些不同。

外表粗野,蛮横,却一直与他们是秋毫无犯。

无论朝堂上斗成什么样子,也从来没有祸及到百姓。

这让他们原本有些排斥的心慢慢安稳了下来。

这些西凉的蛮子倒也不坏。

后来,董卓要废帝立新。

朝堂之上,反对声一片。

民间的百姓中持反对意见的也要占大多数。

许多时候,换天子,就是要改天换日。

这就意味着不安稳,要动荡。

作为百姓,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所幸的是,打过了一仗,西凉军胜了,但也没有再提废帝的事。

就是在这一战中,董天赫然出现在天下人的眼睛里。

年纪轻轻却武艺超群,无人能挡。

这是许多百姓对董天的第一个印象。

之后的一十八路诸侯讨董,董天更是大放异彩。

许多百姓都对董天和吕布谁才是天下第一武将这个话题津津乐道。

再后来,匈奴来了。

一路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了整个并州,威胁到了司隶的安全。

在这个时候,董天临危受命,领五万大军,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打败匈奴,并在长平这座历史古城坑杀八万匈奴兵卒。

将匈奴单于于夫罗,匈奴第一勇士呼厨泉的人头挂在了城墙上。

大快人心!

大快人心啊!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这个时候,董天成为了和卫青、霍去病一般的民族英雄。

西凉军也因此被另眼想看。

他们都记得,在外地入侵之时,挺身而出的不是打着扶汉旗号的一十八路诸侯盟军。

而是西凉军,是董天!

大捷归来之后,董天称为镇国大将军,灵武侯。

朝堂之上有许多老臣极力反对。

然而在民间却是一片叫好。

驱逐外族,守卫疆土,复我河山。

这等功绩配不上镇国大将军,还要怎么才配得上?

最后就是这一次了。

今年干旱,秋收注定不会好。

董天提出募捐。

满朝文武全是在糊弄,走过场。

只有董天一人,真心实意是真的想要做些什么。

可惜,只有一个人啊!

有人得到可靠情报,董天府上一共只有一万担的粮草,这次是全部捐了出来。

消息已经传出,百姓们一个个止不住的热泪盈眶。

好官!好官啊!

大汉建国数百年,还从未见过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官。

但很快,又有人跳出来反驳,镇国大将军堂堂二品大员,西凉军又在朝中一手遮天。

一共只有一万担?

这怎么可能。

董天的支持者们几乎是在瞬间驳斥,镇国大将军从未在民间巧取豪夺,谋取私利,家中的粮草自然不会太多。

竟然敢怀疑镇国大将军,你还是人么?

……

很快,之前跳出来反驳的人直接被骂地落荒而逃。

没办法,现在的董天已经在民间刷满了好感度。

只要有人提出一点不利于董天的话来,就会被所有人驳斥。

在背后,李儒、贾诩始终关注着这一切。

知晓内幕的人、号称是内部人士,其实全部是他们在推波助澜。

他们要借着这个机会让董天、让西凉军印在民间百姓的心中。

这次,他们谋取的是民心。

而董天对这一切并没有太过关注。

他来到了裸游之馆,与何太后再次相会,看看能不能在这里找到关于世家的秘密。

艳阳高照,毫无保留地挥洒着它的余韵。

又干又燥,热气腾腾。

也就是只有在着裸游之馆,才有几分舒适的感觉。

四周都是茂密、繁盛的树木。

花大如盖,夜舒昼卷的夜舒荷横梗在空中。

细细小小的光点透过荷叶间的缝隙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地,煞是好看。

董天与何太后共乘着那一艘巨大而又奢华的木船,随波逐流着。

何太后穿着一件黄色绣着凤凰的碧霞罗,逶迤拖地粉红烟纱裙,雍容华贵,高贵清冷之余还带着一丝妩媚。

她侧卧在一个铺着兽皮的软榻上,曼妙优美的身材曲线一览无余。

真是不由让人感慨真可谓是……大大大大大!

董天坐在何太后的对面,一只手拿着酒杯,眼睛看着美不胜收的景色。

嗯……目不斜视,无视邪恶。

“这次约哀家出来,又是为了何事?”

何太后将散落在鬓间的发丝聊到了耳后,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慵懒的气息。

“没事就不能来找太后了?”

董天依旧目不斜视!

何太后嫣然一笑,随后幽怨道。

“谁不知道,镇国大将军可是大忙人……”

董天:……

似乎最近来的是有点少。

理由,太忙了。

无言以对。

干脆摊牌了。

“军中缺粮了,民间的收成也不太景气,只有世家的手里有粮。”

“所以你让李儒、贾诩在朝中募捐,自己还直接拿出了一万担?”

何太后很快便想通了这一切,道:“想让朝中这些大臣真正募捐,可是要比割他们的肉还要难。”

这点并不难理解。

平白无故将自己的东西拿出一部分来分给他们,谁会愿意?

“嗯。”

董天颔首,“所以才需要太后帮忙。”

何太后秀眉微蹙,沉吟了片刻,“我要怎么帮你。”

“太后手里可有朝中大臣密谋的书信?”

董天问道。

“你是想利用书信找出把柄然后再威胁?”

“嗯。”

董天并未掩盖什么。

“如此一来,他们不会怀疑哀家么?”

何太后问道。

“不会。”

董天的回答十分肯定,“太后可是陛下的生母!”

“那就好。”

何太后这才安心地点了点头。

她略微顿了顿,半坐起来,伸手搭在他的肩头,下巴轻轻托在手背上。

“哀家手中是有一些密信,可是……将军要怎么报答哀家呢?”

这么近的距离,董天可以清楚感受到何太后的气息。

这一次,没有目不斜视。

他的目光纯粹而又霸道,咳嗽一声道。

“臣对汉室忠心可表,自当听从太后之命。”

何太后嘴角微扬,这个回答她很满意。

…………………

很快,等此间完事,之后董天回到了自家府邸,立即召见了李儒、贾诩二人。

一件古香古色的房间里,董天坐在案牍旁。

火光摇曳。

厚厚的公文映照在墙上,黑漆漆的影子甚至要爬上房顶。

这是一整日的公文啊……

想想就感觉头疼。

不过,倒也不是一无所获。

当今天子年幼,无力处理政务。

这些老臣有什么也只好向天子生母何太后商议。

何太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些保皇党一脉的首脑,来共同对抗庞大的西凉势力。

所以,这些保皇党们在与何太后的书信中,难以避免地会涉及到如何针对西凉军,如何对付董卓、董天。

董天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会去找何太后,想看看从中能不能找到些把柄。

再利用这些把柄杀鸡儆猴,来让这些世家就范。

没想到还竟然还有意外之喜。

在十八路诸侯在酸枣会盟时,城内意图里应外合的世家竟然有这么多。

有一些甚至到了现在仍然与十八路诸侯藕断丝连,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看来是太过放纵这些老东西了!

董天的目光逐渐变得冷冽。

自西凉军进入洛阳以来,他一直都在劝董卓,也让收下的人收敛着,不要肆意妄为,惹是生非。

这些世家却将他的宽容,当成了放纵,反而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串通十八路诸侯!

是该好好敲打一番了!

“拜见将军!”

不等多久,李儒、贾诩便大步走了进来,对着董天齐齐行礼。

“免礼吧。”

董天摆了摆手,开门见山地道:“这么晚召集你们前来,是为了募捐之事。”

“数日过去了,你们准备的如何?”

李儒道:“将军,我和文和已经买通了几个商贾,诬告侍中种辑,议郎吴硕收取贿赂,贪污腐败。”

“另外买通了他们府上的下人,将大量的金银悄悄藏在了他们的府上。”

“明日便可以早朝上直接提出,杀鸡儆猴,震慑群臣。”

“然后再顺势提出再次募捐的事,有了种辑和吴硕的教训,这些世家应该会知道如今这洛阳城究竟是谁做主了吧。”

“嗯,办的不错。”

“我今日也有些收获,得到了两封密信。”

说着,董天将案牍上的几封书信交给李儒、贾诩,让他们二人过目。

两个人手中拿着书信大致浏览了一遍。

先是双目一凝,似乎是有些惊讶,然后便是眉头微皱。

“这是……司徒王允和司空杨彪与何太后的密信!”

李儒半眯着眼,“这两个老东西,竟然与一十八路反贼有染,暗通曲款!”

“真是好大的胆子!”

贾诩神情严肃,向来人畜无害的脸色也多了一丝寒意。

“将军,看来朝中是得好好整顿整顿了!”

“我也正有此意,不过现在还是主要以募捐的事情为主。”

董天淡淡地道:“有了这两封密信,我们便可以直接让王允和杨彪两个老狐狸束手就擒,乖乖听话。”

“有了这两人带头,再加上之前的震慑,剩下的文武百官自然也都不敢再如同先前那般敷衍。”

“那事就交给你们二人去办了。”

“务必要尽快解决此事,募捐到粮草。”

“喏!”

李儒、贾诩拱手领命,然后快步退下。

半个时辰后,两封密信从董府发出连夜交到了司徒府和司空府。

……

次日早朝,百官行过了礼,李儒便立马站了出来道:“陛下,臣弹劾侍中种辑,议郎吴硕利用手中的权势,欺压百姓,收取贿赂。”

话音刚落,满朝群臣瞬间讶然,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董天深色平静。

好戏要开始了。

种辑直接站出来厉声道:“污蔑!污蔑!”

“陛下,李儒这话分明就是在诋毁老臣啊!”

“老臣为官数十年,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从来都没有贪污、徇私过一分钱!”

“请陛下和太后为老臣做主!”

吴硕也一脸委屈地道:“先帝还在时,老臣就已经在朝中为官了。”

“数十年如一日,为了大汉、朝堂操劳奔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今日竟然遭到如此污蔑!”

“陛下、太后,你们可一定为老臣做主,严惩恶贼啊!”

何太后沉吟片刻,“种侍中和吴议郎都是朝中的老臣了,一直忠心耿耿,哀家不信他们会做出贪赃枉法的事来。”

“李儒,口说无凭,你可有证据?”

“有!”

李儒道:“请陛下、太后准许臣将证人带上来与吴硕、种辑对质。”

“准。”

何太后道。

“带人证!”

宦官的声音尖锐而又刺耳,拖着长长的尾音。

不一会儿,一个富家翁模样的中年人和两个穿着寻常布衣的下人走来进来。

可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场面,两个人都显得有些紧张。

走到大殿中,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小人拜见陛下!拜见太后!”

随着几个人走进来,种辑,吴硕的脸上都发生了些许变化。

那个富家翁他们不认识,但是那两个下人分明就是他们府上的人!

朝廷大臣中有与种辑、吴硕关系亲近者见状也都是眉头微皱。

今日恐怕不妙啊。

何太后微微颔首,命身边的宦官示意李儒,可以开始对质。

李儒道看着富家翁和两个下人道:“你们可认得出那位是种侍中,哪位是吴议郎?”

三人下意识地朝着种辑、吴硕的方向看了一眼,恭敬地道:“认识。”

李儒看着富家翁模样的商贾,道:“之前你曾向本官坦言,种侍中和吴议郎曾经利用手中的权势和关系威胁给其好处,是也不是?”

“是……是!”

商贾半低着头,有些紧张地道:“种侍中和吴议郎都是朝中的大官,小的不敢不答应,只好花钱免灾。”

“此事,种大人和吴大人府上的下人都可以作证。”

两个下人也以此道:“小人确实见过……”

“你放……胡说八道!”

种辑大怒,直接出口成脏,脏字没有出来。

“本官根本就不认识你,为何要来诬陷本官!”

“还有你,本官待你不薄,为何要背叛本官!”

议郎吴硕直接走过来,指着商贾的鼻子怒斥道:“是谁派你们来的,快快从实招来!”

“在陛下和太后的面前都敢胡言乱语,你们可知道这是杀头的罪过!”

……

富家翁和两个下人被吓得面如土色,瘫坐在地上。

朝堂上顿时变得有些混乱了起来。

就在这时,贾诩忽然站出来道:“陛下、太后,臣有一计可以证明种辑、吴硕二位大人是否清白。”

“哦?”

“快快说来?”

何太后道。

贾诩道:“之前,种辑和吴硕二位大人都说自己家中一贫如洗,太后不妨派人去两位大人家中搜查,看看是不在真的如两位大人所言。”

“这……这……万万不……”

种辑脸色一变,正要阻止。

就被贾诩给打断,“莫非种大人是心虚不成?”

种辑一怔,一时语塞。


  (https://www.lw00.cc/3497/3497121/1478472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