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暗自胡乱琢磨一番后,汪广洋忽然眼睛一亮,心里也不住的骂自己愚蠢。

洪州城的百姓不能给杨癫疯,但是怎么解决安置洪州百姓,怎么解决土地被海水浇灌的问题却可以让他杨癫疯来想办法。

毕竟当初那个杨癫疯提出要尽废胡俗的时候,本参政可是在他的奏本上附了名的。

在宁阳县没有被划归到中书省以前,自己这个山东行中书省参考对他也算不错,让他能在宁阳县放开了手脚折腾。

有这么两份香火情在,他杨癫疯好意思不帮我汪某人想想办法?

汪广洋忽然就不想抄杨大知县的作业了。

抄作业多麻烦,直接让他写一份直接拿来用不是更好?

心里打定主意后,汪广洋先是给杨大知县写了一封信,表示你杨大知县虽然不归山东行省管辖了,但是我汪某人一直都挺挂念你杨大知县的,甚至还想过要去宁阳县见你一面,可惜洪州忽然遭了一场地震海啸,百姓流离失所,本官忝为山东行省的参知政事,在不处理完百姓的安置问题之前是没办法去宁阳县的。

紧接着,汪广洋又笔锋一转,表示洪州这一次遭遇的地震和海啸特别严重,你们宁阳县有没有感觉到地震?如今宁阳县的百姓都还好吗?有没有受灾的?如果有,你杨大知县又打算怎么安置他们?

再然后,汪广才又貌似不经意的提到:这一次海水倒灌,百姓流离失所,就算以后能再回到洪州,被海水泡过的土地也没办法再正常耕种了。

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反正信是写过了,你姓杨的要是有点儿良心,就自觉一点儿,帮着本官想想办法,要是你姓杨的黑心烂肺呢,那你也不必管洪州百姓的死活,让他们自生自灭就好。

等到墨迹干透,汪广洋就直接喊来亲信,吩咐道:“把这封信快马送往宁阳县,一定要交到宁阳县杨知县的手里,老爷我等着他回信。”

等亲信躬身应下后,汪广洋又补充了一句:“这次去宁阳县,可千万不要招惹到宁阳县的知县大老爷,要不然老爷我也救不得你。”

……

宁阳县的受害情况终于统计出来了。

宁阳县百姓的房屋损毁情况,比杨大知县预料中的情况还要恶劣几分,大量的泥坯房子都出现了裂缝,万一来上一场大雨,说不定就可能会泡垮几座房屋。

除了百姓的房屋大量出现裂缝,宁阳县原本就低矮到几乎没有的城墙也同样出现了大量的裂缝,许多地方的青砖因为地震而脱落,露出了里面的泥坯砖。

至于其他方面,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损失了,养殖场和畜牧场里的禽畜都已经恢复正常,损失最大的损失就是鸡蛋、鸭蛋什么的在地龙翻身的时候被打碎。

而城南那条简易水泥路的情况则是好到让杨大知县都不敢相信——大概是因为水泥路每隔一丈就留有一条细缝的原因,城南的水泥路竟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裂缝!

除去这些或坏或者不算太坏的消息以外,还有一个让杨大知县分外关心的好消息。

被杨大知县派去找铁矿的两个铁匠,竟然真的在宁阳县城东一百多里的地方发现了铁矿。

这事儿其实挺扯淡的。

正常情况下,杨大知县应该派几个老矿工去找铁矿才对,让铁匠去找铁矿就好比让程序员去造芯片一样扯淡。

只是朱标送来的这三百一十八个工科牛马当中并没有老矿工,唯一能跟冶铁沾上点儿关系的也就只有两个铁匠。

所以,杨大知县一开始派铁匠去找铁矿就是奔着能找到铁矿最好,找不到铁矿就等以后再想办法的心态在搞。

可是万万没想到啊,随着这一次莫名其妙的地龙翻身,还真就让两个铁匠在宁阳县城东一百多一十里左右发现了一个铁矿。

虽然是个贫矿,可是这个铁矿的储量不算太低,而且还能够露天开采——仅仅只是能够露天开采这一条,就已经足够让杨大知县笑得合不拢嘴。

当然,仅仅只是找到可以露天开采的铁矿还是不够的,毕竟开采铁矿石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如果调用宁阳县的青壮们来开采铁矿,难免会影响到宁阳县的秋收与冬垦、春耕等一系列农活。

可是除去宁阳县的百姓以外,杨大知县暂时又没有足够的人手可以调用。

毕竟朱重八和徐达那两个老登太过于小气,一直拖着不肯往宁阳县派遣色目劳工。

直到杨大知县看到了汪广洋写给自己的书信。

洪州百姓遭了地震和水灾?

这不巧了么,宁阳县只遭遇了一次小小的地龙翻身,水灾更是一点儿影响都没有看到,要是能把洪州那些遭了灾的百姓弄来宁阳县……

只是再三斟酌以后,杨大知县又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首先,汪广洋那老登写信给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帮他想办法安置百姓,不是把百姓送来宁阳县安置。

其次,宁阳县暂时也安置不下整个洪州的百姓,毕竟县衙库房里的粮食只够养一千来个大明百姓,要是洪州城的百姓数量太多,就是杨大知县把城里城外的预备仓全部启用也不够。

所以,该怎么样才能让汪广洋那个老登往宁阳县安置百姓?

又该怎么样才能让那个老登只安排几百人?

想了半天也没能想出个头绪来,杨大知县最终也只能无奈的长叹一声,开始琢磨着该怎么样才能从徐达那个老登手里弄点儿战俘。


  (https://www.lw00.cc/3325/3325603/1886223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