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勒石记功
秦天虽然对五姓七望有着敬畏,却没有丝毫惧怕的意思。
在秦天的脑海里,他决心要让天下所有寒门子弟脱颖而出,争取早日改变天下士族把控权势的局面。
所以,当李世民提起五姓七望时,秦天想了想便回答道:
“回陛下,略有所闻。”
李世民听后,微微一笑道:
“哦,怎么说?”
秦天沉吟片刻,组织好措辞后说道:“五姓七望乃天下顶尖豪门,拥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影响力巨大,其根基深厚,底蕴雄厚。他们的影响力遍布天下,影响着天下百姓的命运和皇位的稳定。”
李世民点了点头,示意秦天继续说下去。
而秦天这时也继续说道:
“五姓七望虽是名门望族,有着非凡的政治地位,但对于皇权和百姓来说,他们就是一群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的商纣余孽。他们掌握着巨大的财富和庞大的权势,却视百姓生死于不顾,肆意剥削百姓。所谓仁义礼智信,皆已丧尽,唯剩贪婪和暴戾,令百姓痛恨万分。”
秦天知道,在封建社会时期,尤其是隋唐时代这种身份制社会里。别说老百姓了,就连皇帝都不敢和五姓七望直接发生冲突,不然后果不敢想象。
听到秦天的话后,李世民面色低沉微叹道:
“这群见利忘义,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百姓死活的东西,真该杀!”
李世民的脸色阴郁异常,咬牙切齿道。他身为帝王居然也不敢轻易触碰五姓七望,实在让人气愤至极。
这时,李丽质也走过来对李世民道:
“父王息怒,五姓七望毕竟是传承的世家大族,岂是儿臣随口几句话就能撼动的?您还请消消气吧,别伤了龙体。”
李世民闻言苦涩一笑,拍了拍李丽质的小手,然后对秦天望洋兴叹道:
“上个月,河北数州连续大雨,淹毁田土数千亩。朕命人开仓赈灾,又亲自借钱筹集赈灾款,但效果甚微,唉~”
说罢,摇头苦叹一声。
秦天听闻,内心暗道:
“五姓七望这些世家豪门,可都是只顾自己利益一群的蛀虫,想让他们乖乖的捐钱去救助那些难民,这比登天还难啊。”
不过表面上,秦天却说道:
“陛下宽心,草民愿为陛下解忧。”
听到秦天的话后,李世民眼睛猛然睁大,惊讶道:
“哦,你有何良策?”
秦天拱手道:
“陛下,您可知勒石记功之策?”
李世民闻言,连忙追问道:
“你且细说。”
只听秦天道:
“勒石记功,便是将社会上向朝廷捐赠灾银的善人,由朝廷派官员将他们捐款赈灾的功劳刻在功德碑之上,以便世人铭记。”
说完之后停顿片刻,看到李世民陷入沉思中。秦天便继续道:
“当然,除了将这些人的名字刻在上面外,还需将他们所捐赠的银两数目一并刻上去,这样一来,这些大家族为了所谓家族的颜面和名誉,便会相互之间争抢那第一。这样一来………”
说到这里,其实不用秦天再说什么,李世民也懂了。
“好计谋!”
听到秦天的话后,李世民赞扬道:
“袁先生果然没骗朕,你果然是朕乃至这大唐的祥运之人。”
秦天听后,谦虚的笑道:
“陛下谬赞了。”
“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爽朗的大笑道:
“好!此事我记你一大功,待日后你立功后一并奖赏。”
说完,李世民便站起来,随后跟众人一番告别之后,便带着李丽质离开了孔府。
因为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回到皇宫中召来房玄龄共同商讨这件事情。
李世民走了之后,李恪这才重新打量起秦天,他觉得这个秦天似乎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厉害许多。
两人又是一番畅聊之后,李恪见天色不早了,便告辞离去。而秦天则是留在了孔府中歇息。
…………
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早已命人前去房府,将房玄龄请来议事。
此时,他抱着一名约莫五岁左右,有着婴儿肥小脸蛋,粉雕玉琢的可爱娃娃。
这时,太监王德从门外走到李世民跟前,躬身行礼禀报道:
“陛下,房相到了。”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正想抱着手中的婴儿往外走时。
“陛下且慢,还是将兕子交给臣妾吧。”
一旁的长孙皇后温柔地说道。
“嗯,好!”
李世民将手中的婴儿交给了长孙皇后后,便径直往甘露殿深处走去。
而皇后则把玩着怀中刚出生不久,胖嘟嘟的婴儿,嘴角挂着温柔的弧度。
她轻抚着婴儿肉嘟嘟的小脸,感受着婴儿稚嫩皮肤上的热气,心底涌出阵阵母性的光辉。
……
另一边,房玄龄进入甘露殿后,便对着李世民躬身行礼道:
“老臣参见陛下!”
李世民微笑道:
“爱卿免礼平身!快坐。”
说完后,便将今日去孔府见到秦天及秦天所提起的勒石记功之策,对着房玄龄详细说了一遍。
“陛下圣明!”
房玄龄听到秦天献策后,先是一怔,旋即眼睛猛然亮起来,满脸喜悦的称颂道。
接着他仔细想了想后,对着李世民大赞道:
“陛下,秦天此子的计谋可谓是阳谋,这回,那些名门世家不想出点血都不行了!”
李世民听后,哈哈大笑,赞赏道:
“爱卿此语精妙绝伦。此事就这么定了,爱卿回去拟旨,明日便张榜通告天下,令各州县按照勒石记功之策,去准备救济灾民之事,切勿怠慢。”
“诺!”
……………………
翌日,清晨。
在长安万年县的城南门口。
数名身穿衙服的差役,在一名身穿绿袍官员的安排下,将一块高为五尺,宽为二尺五寸的石碑立于城南门旁。
这个举动顿时引起了周围百姓的注视,尤其是当看到这座石碑刻着“功德碑”时,许多百姓还都一脸疑惑之色。
这时,这名县衙的官吏见石碑已立好,对着百姓道:
“当今圣上,仁政爱民,体恤百姓疾苦。上个月,河北数州连续大雨,淹毁田土数千亩。陛下命各州县开仓赈灾,又亲自借钱筹集赈灾款,但效果甚微。
所以,此次我等希望有志于建设社稷的爱心人士能够踊跃捐助粮食以资赈灾,救助身处河北灾情之中的百姓。”
这名官吏说完后,便退到一旁,静静的看着众位百姓反应。
但这名官吏话音刚落,立即有一名青壮男子跳出来道:
“我等怎知道这捐出去的银子是否会落入朝廷赈灾手里?万一被贪官污吏私吞呢!”
这名百姓的声音很响亮,瞬间吸引了周围的目光,让四周的百姓纷纷附和起来。
“不错,我们怎知道捐出去的银子,会不会用到赈灾处?”
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老者皱着眉头问道。
这名长安县的官吏却是淡定的说道:
“这位大叔放心,这种事情绝不会发生。毕竟我等乃是奉圣上旨意办事,若是敢擅自吞没百姓捐赠的银钱的话,圣上怪罪下来,他担当不起。更何况……”
说到这里,这名县衙官吏将指着一旁的石碑对着众人说道:
“各位可看到我身旁的这座功德碑没?”
众人闻言,皆转过头朝着功德碑看了看。
只见这座功德碑呈长椭圆形,共分为两层层。而最上层则刻着字迹,每一行的字迹都非常整齐。赫然写着几句话:
‘朕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河北数州水灾之势,致百姓流离失所。朕闻之,痛心无比。
今朕欲建功德碑,号召天下贤达,与朕一同为黎民百姓做出一点绵薄之力。为我大唐社稷出力。今在此立功德碑于此,无论捐赠灾银多少皆撰刻上去,为世人所铭记。”
“你们都看到了吧,你们所捐赠的灾银,无论大小,都会刻在功德碑之上,为后人所颂扬,为万民敬仰!”
这名长安县的官吏高声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下,人群中顿时议论纷纷。
这时,这群人中,只见一名身着富贾青衣的胖子走了出来,向那些百姓拱手行礼道:
“各位乡亲父老,我李府虽然比不得大家族,却也是积善之家,今日听闻河北数州天灾降临,我李府决定捐赠五百两白银救济贫困的百姓,以此作为赈灾之用!”
说完这句话,他又回头对站在后面的一名护卫说道:
“让二公子带人去把钱送过来!”
“是,老爷!”那名护卫应了一声,快速退出队伍。
人群中不乏一些商贾和豪门世家之人,见此情况,纷纷离开此地,他们要将今日之事告知家主。
…………
长安,卢氏家。
作为范阳卢氏在长安的分支,卢氏家在长安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家主卢承礼更是范阳卢家细心栽培的对象。
此刻,卢氏府邸内灯火通明。卢承礼和王家、郑家等家主们集于大厅内,商讨此事。
卢承礼眉毛微蹙,沉思良久后,突然叹息一声道:
“这件事恐怕不简单啊!不知道是谁给陛下出的此计。”
一旁的王家的家主接口说道:
“卢兄说的没错,此计可谓是阳谋,我们明知是计却不得不钻。”
卢承礼听后,点了点头道:
“我们五姓七望乃当世最大的豪门世家,连陛下都不轻易动我们,靠的不就是一直流传下来的名声和威望。
若是功德碑上没有我等的名字,只怕为世人所唾弃,民心不附。反而让李世民收归大批民心。所以……”
说到这里,卢承礼不由思索道:
“此次,我等世家不但要捐赠灾银,而且还不能太少。如此这样,我等世家才会得民心!网天下之材。
否则,我们五姓七望便不但会落得被骂的结果,就连民心也会失去为后人所唾弃!”
其他家主闻言,皆深以为然,点头称是。
而几人又聊了一些其他话之后,便都各自离开了卢府。
(https://www.lw00.cc/2824/2824697/1111108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