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双赢之策


刘骥滔滔不绝地叙述着。

  城内的乡绅们如何对城外聚集的灾民感到厌恶和忧虑。

  甚至愿意出资出粮,坚决驱逐或消灭灾民。

  李培恩心中暗自嘲讽,冷笑几声。

  他原本以为刘骥,那个曾被沈周领导的常州府晾置多年的人,不至于是个顽固的文官政客。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对方仅仅半天之间,就将这份权力运用得像个典型的明朝官员。

  除了刘骥,让李培恩心寒的还有满城的常州府绅士。

  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这些人宁可出资出粮挑起战乱,也要驱赶难民,却不肯在难民陷入绝境前施以援手,哪怕是一碗稀粥。

  此刻,李培恩深深地体会到,这大明从上至下已经腐败至极!

  抑制住内心的愤怒,他等待刘骥说完,然后表情平静,语含深意地问:

  “刘副使,天亮前我让手下的一名锦衣卫给你传达了一句话。”

  “那锦衣卫回来说你当时回答知道了。”

  “那么,我想问问刘副使,你还记得那句话是什么吗?”

  刘骥不明所以,皱眉思索一会儿,沉声道:

  “如果我没记错,李安抚使当时是通过他人转告我‘以民为本’这四个字?”

  “没错,确实是‘以民为本’。”李培恩点头确认。

  接着,他对王承恩行礼,继续对刘骥说:

  “我当时告诉你这四个字,是希望你明白,天下的百姓都是我们大明的子民。”

  “城外的难民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

  “如果不是昨天常平仓发生火灾,他们绝不会冒险进城抢粮。”

  “现在你要对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动武,我觉得这恐怕会违背天意啊!”

  李培恩说完,转向王承恩:

  “当今圣上刚刚登基,如此残害百姓,恐怕会让皇上不悦。”

  李培恩的话唤醒了王承恩。之前刘骥提到用兵对付难民时,王承恩并未深入思考后果。

  他只是本能地认为这可能是个军事功绩的机会,所以才召来李培恩询问。

  但现在,李培恩的话让他彻底清醒过来。

  崇祯皇帝刚刚即位,连年号都还未改!

  如果有胆敢屠杀百姓的行为,恐怕会让崇祯皇帝勃然大怒。

  看到王承恩也犹豫了,刘骥的脸上不禁流露出困扰的神色。

  他原本设想,既然城外的难民已经引起过动乱,称他们是真正的暴民也不为过。

  因此,他出兵驱逐难民,是平息叛乱,维护治安。

  然而,他的主张必须得到王承恩和李培恩的支持才能实施。

  只要这两位不同意,奏章就会详尽地呈递给尊贵的帝王。

  刘骥深知,那样他将无法逃避欺君之罪的惩罚。

  目前,李培恩已显露出异议,王承恩则犹豫不决。

  刘骥面带愁容,开口道:“两位宦官大人内心的挣扎,下官心知肚明。”

  “只是现在全城的士绅市民,皆对城外难民心存畏惧。”

  “因此,并非我有意要对百姓下手。”

  “而是城内民众的情绪如此,我别无选择啊!”

  “再者,两位此刻都在城内安居。”

  “若那些难民再生事端,二位还能安寝无忧吗?”

  李培恩对刘骥的借口毫无兴趣。

  他知道,无论刘骥如何巧言令色,

  驱使他对付难民的动机只有两个:

  一是争取全城士绅的支持;

  二是贪图可能的功绩。

  所谓顺应民心,不过是空洞的说辞。

  昨晚难民入城,仅是抢了几户富人的粮仓,

  并未伤及人命,也没打扰普通市民的生活。

  所以,除了那些富裕的士绅,

  普通百姓并不惧怕那些难民。

  毕竟,大家都知道,难民昨晚是因为常平仓被毁,迫不得已进城寻找粮食求生。

  然而,看到王承恩犹豫不决的神情,李培恩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他向王承恩行礼,提议道:“王公公若担忧难民再度作乱。”

  “我有个想法,或许能消除您的忧虑。”

  “哦?那你快讲。”王承恩迫不及待地催促。

  实际上,听完刘骥和李培恩的观点后,

  王承恩觉得两方都有道理。

  这么多难民聚集在常州城外,且已发生过一次动乱,

  出兵,有可能造成无辜百姓的伤亡;

  不出兵,又怕难民何时会再起波澜。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李培恩说他有解决办法,

  王承恩自然欣喜若狂。

  李培恩清了清喉咙,说道:

  “王公公,此事得从海上贸易谈起。您对海上贸易有多少了解呢?”

  “海上贸易?”王承恩皱眉反问,不明白难民怎么会和海上贸易扯上关系。

  李培恩肯定地回答:“没错,就是海上贸易。”

  此刻,王承恩不再顾忌,直接向李培恩伸出手,

  “在下久居京师,对海上贸易略有耳闻,却知之甚少。今日,还请李安抚使为在下讲解一番。”

  “不敢,不敢。”李培恩谦逊两句后,开始向王承恩讲述关于海上贸易的故事。

  事实上,后人多知明朝实行海禁,

  然而从隆庆年间直至如今的天启七年,

  在这数十年间,大明的海洋禁令已被废除。

  当前的海上交易一片繁荣,众多明朝人民投身其中,换取了大量的白银。

  然而,与此同时,海盗横行,大明沿海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踪迹,肆无忌惮地掠夺。

  就是在这样动荡的环境中。

  李培恩向崇祯皇帝上奏,计划设立大明海贸署,以官方主导的贸易逐步整治这混乱不堪的海上交易及猖獗的海盗活动。

  他的第一步计划,

  就是在崇州岛建立一座海贸中心。

  既然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人力。

  眼下,常州府的乡绅们不愿灾民聚居于城外。

  假如这些乡绅愿意提供一些财物援助,

  李培恩自然乐意把这些灾民迁移到崇州岛上,为他的建设出力!

  实际上,这对李培恩来说是个双赢的策略。

  只是他不会直接坦白。

  因此,在大致向王承恩描绘了当前大明海贸的状况后,

  李培恩面带困扰地向二人分析了迁移灾民至崇州岛的好处。


  (https://www.lw00.cc/2612/2612432/1111106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