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苏辙


寒窗苦读,为的不就是有一番作为吗?

  【七十余年真一梦,朝来寿斝儿孙奉,忧患已空无复痛,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早岁文章供世用,中年禅味疑天纵,石塔成时无一缝,谁与共,人间天上随他送。】

  【北宋崇宁三年,苏辙一直挂怀的兄长苏轼已经去世了,在经历过位极人臣的荣耀和被贬循州的凄惨之后,苏辙在颖州定居,他过着田园隐逸生活,杜门不出,以读书着述默作参禅为事。】

  论开局就听到自己死了,苏轼的心情很复杂,但豁达的性格不会让他多想什么。

  人总有一死,他是兄长,走在子由之前,实属正常。

  只是天幕这么简简单单的两段话,却交代了很多。

  他的弟弟苏辙,曾经辉煌过,也曾经没落过,但不变的是,他仍是自己的弟弟。

  就连苏洵对此都没觉得有什么,从未有人能一辈子辉煌,苏辙辉煌过,这就是他的骄傲。

  只是,天幕只提及兄弟二人,那他呢?

  不会死的太早了吧?

  不过也对,儿子都死了,做老子的,还活着?那岂不是成了老妖怪了。

  看着父亲和哥哥一样的豁达,苏辙抿了抿唇,心里却在意着,“一直挂怀”是什么意思?

  难道兄长与他不在一处?

  【苏辙一直被其兄巨大的光环所掩埋,一提苏辙,就必然先介绍他是苏轼的弟弟。】

  【甚至连《宋史-苏辙传》也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

  苏辙:所以呢?难道说的是假的?

  事实上,苏辙并不在意这个,他最在意的是家人,没有什么是比家人更重要的。

  他是苏轼的弟弟,这本就是事实。

  哪怕是心大豁达的苏轼都知道,如此的话,弟弟就不是单纯的弟弟,不是单纯的苏辙这个人。

  而被冠以他苏轼的弟弟这个称呼。

  苏轼很不喜欢,哪怕他们兄弟感情好,但是苏轼也不想让弟弟的才华被这样掩盖。

  子由本就应该先是他自己!

  苏洵:一个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而事实上,苏辙为文自成一格,政治上的抱负也更大,苏轼苏辙兄弟自幼时起便在一起读书,从未有一日分离。】

  苏轼:对,是我亲爱的弟弟!

  【17岁那年,苏辙迎来了与史氏的金玉良缘,在妻妾成群的北宋,即使官至宰相,苏辙也未再娶,二人执手走过五十余年光阴,在苏辙被封为魏国共的同时,妻子史氏也得到了楚国太夫人的诰命。】

  【他们有三子七女,皆是史氏所出,为了让女儿们风光出嫁,苏辙不惜卖掉在开封城郊买下的良田。】

  【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也是一个好弟弟。】

  想起在家中的妻子,苏辙眼中神采飞扬,嘴角缓缓挑起一个笑容。

  他与她,本就应该携手走过这一生。

  少年时的承诺总让人不敢全然相信,但是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19岁那年,他与哥哥苏轼进京参加礼部会试,在嘉佑二年的激烈竞争中,兄弟二人同登金榜,震惊汴梁。】

  “看来这苏家人,自是有才华的。”各朝各代的老祖宗们不否认这样的才华。

  但是,有才华的人不少,这苏家兄弟,在官场上做的又怎样呢?

  不过想想苏辙其人官至宰相,大概是很好的,就是他的哥哥苏轼,老祖宗们还不知道。

  但兄弟二人,应当是差不多才是。

  【宦海沉浮和分隔两地让二人对床听雨的约定难以实现。】

  “看来是分开了。”

  皇帝们不禁想着,这是北宋的人,若是在他们这里,又能迸发出这样的才华吗?

  【40岁那年,一场乌台诗案让兄长困顿于冤狱之中,为了挽救兄长,他多方打点关系,在上书皇帝的奏折中他不惜以自己所有官职换取兄长性命。】

  【最终,在曹太后、王安石等人的多方求情下,苏轼终于获救。】

  看到这里,老祖宗们不禁感慨,这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确实是好。

  作为弟弟,竟然愿意用自己多年的努力换兄长的性命。

  老祖宗们觉得有些羡慕,但是谁也不说,这样纯粹的兄弟情,他们大部分人是没有的。

  【兄长被贬到远方的黄州,苏辙自己也受到了牵连,五年不得升迁。】

  “不知道这位名叫苏辙的人,是否会后悔?”有人为他感到惋惜,这可是五年啊!

  一个人有多少个五年,稍有不慎,甚至五年内死了都有可能。

  可难道要怪苏轼吗?

  不说老祖宗们没有立场,就是苏辙自己,怕是都觉得庆幸,用这样一个惩罚换回了自己哥哥的命,怕是会觉得很划算吧?

  【在这样的境遇下,二人一有机会仍然以团聚为乐,三年后,苏辙沿赣水至黄州与苏轼相聚,一道游览黄州的山水。】

  【苏轼写给弟弟的永远是最好的诗句,而与兄长相聚就是苏辙最大的快乐。】

  【元丰八年的夏天,苏辙卧病在床,焦急的兄长不断写信问候,直到秋天苏辙病愈了,兄长才打消了直奔探看的想法。】

  【此后又是十余年的春生秋落,苏辙最后一次见到苏轼是在海滨的诀别。】

  【四年后,苏轼在常州去世了,苏辙得知后,在悲痛中为其撰写祭文,将苏轼的家小安顿到自己家中。】

  【兄长去世后,苏辙闭门谢客,在默坐参禅中度过了余生。】

  “这么说,他们兄弟两个,自打入了官场,见面的机会可不多啊。”

  没有人喜欢这样的感觉,但是身不由己,老祖宗们也能理解兄弟二人的感受。

  “哼,不过是远香近臭罢了。”在他看来,要是这两兄弟一辈子都待在一起,怕是也会沦落到互相嫌弃的地步。

  旁人看着他,无奈摇头。

  谁都知道,这人也有这么一个兄弟,曾经他们兄弟也如同苏家兄弟一样好。

  但是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只是世事无常,不说罢。

  【公元1112年,苏辙去世,享年74岁,葬于郏县苏轼的墓旁。】


  (https://www.lw00.cc/2566/2566170/1111094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