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全文免费阅读 > 第215章 专题:大明十六帝

第215章 专题:大明十六帝


大唐位面。

  李隆基望着天幕若有所思。

  虽说他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在后世子孙眼里,他也只是个扒灰的昏君。

  所以他想改变自己在后世子孙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他能够发展探月工程,是不是就能够名留青史了?

  所以李隆基直接吩咐工部、户部乃至民间大大小小的科研组织,要尽快的开启探月工程,尽可能的在这盛世大唐实现飞天计划!

  当然,李隆基也知道这个伟大任务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他甚至都没有想过成功!

  他要的结果是名留青史,让后世子孙看到他英明神武的形象,这就算是最大的收获了!

  ……

  大宋位面。

  赵光义对于后世子孙的探月工程非常感兴趣,甚至还专门让画师为自己画了好几张嫦娥的画像!

  但是这些画像都无法让他满意,因为这些嫦娥的画像还没有小周后的好看。

  “废物!都是废物!让你们给朕画嫦娥,你们画的这是什么?野鸡么?朕看这些胭脂俗粉连野鸡都不如!”

  “皇上息怒!微臣等人从未见过广寒宫的嫦娥仙子,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画起啊!”

  “废物!统统都是废物!没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么?你们就不会想象一下嫦娥仙子的模样?”

  赵光义在一旁大发雷霆,此刻他真的恨不得直接飞到月宫之中!

  ……

  大元位面。

  忽必烈望着头顶的月亮眉头紧皱。

  “难道凡人真的可以登上月宫么?”

  “皇上,虽说凡人可以登上月宫,但这都已经是数百年以后的事情了。”

  “你的意思是说,朕这辈子算是没机会飞入广寒宫了?”

  “这……”

  ……

  大明位面。

  朱元璋望了望天幕,由衷的称赞道:“我华夏子孙果然厉害,数百年之后竟然真的可以飞入月宫!”

  “皇上,微臣不才,愿为大明尝试制作火箭,倘若能够成功,咱们就不用等到数百年之后再实现飞入月宫的计划了!”

  这时候文武百官之中突然站出来一个身形干吧的中年人,对方的官职很小,只能站在距离朱元璋很远的地方开口说话。

  “你会制造火箭?”

  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大明朝竟然还有这种人才!

  这时候对方又认真的回答道:“微臣陶成道,自幼跟随父辈工匠们学习各种技艺,又精通火药配置之法,对于后世子孙研究制作的这种火箭,微臣应该也能模仿一二!”

  “嗯?你叫陶成道?这个名字怎么有点儿熟悉啊?”

  “回禀皇上,刚刚天幕上有过介绍,华夏航天史上的四大里程碑之中,第一个被称之为里程碑的就是万户陶成道制作了火箭!”

  “嗯!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儿!”

  朱元璋原本只是觉得陶成道的这个名字有些耳熟,现在被李善长这么一提醒,他猛地想了起来。

  所以略微思索了片刻之后,朱元璋笑着说道:“既然天幕上出现了你的名字,就说明你确实是个可造之材!咱就封你为万户,掌管一万名能工巧匠,若是你能制造出可以载人飞天的火箭,咱就为你在史书上单开一页!”

  听到这话,陶成道激动不已,立刻跪下来谢恩,他发誓自己这辈子一定要制作出可以飞上月宫的火箭!

  ……

  大清位面。

  乾隆望着天幕十分惆怅。

  “纪晓岚,你说朕的大清真的会被那些金发碧眼的蛮夷给瓜分么?大清之后真的没有皇帝了么?三百年后的世界当真如此强大?”

  “回禀皇上,微臣对于未来之事不敢妄加揣测,不过微臣知道,一切应当尽人事,听天命,落得一个问心无愧足矣!”

  “哼,你小子不是一国之君,你随便写写诗词歌赋就能讨一个大才子的名号,可是朕呢?朕是一国之君!朕只要在治理国家的时候稍微的出一点点的错误,就会被无限放大!成为世人口中的昏君!”

  乾隆心里非常窝火,因为在这之前,他一直觉得大清国地大物博,他又开启了康乾盛世,今后只要闭关锁国,就不会有任何烦心事发生了!

  可是天不遂人愿,谁能知道大清帝国很快就要亡了!

  所以这段时间里,乾隆可谓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但是对于大清的未来,他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了。

  ……

  此时的天幕已经开始播放新的内容。

  专题:细说明朝那些事儿,大明十六帝!

  第一位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

  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

  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年号“洪武”。

  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

  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称吴王。

  他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此后数次遣将北征,打击北元残余势力。

  洪武四年(1371年),灭夏,平四川;洪武十年(1377年),平云南,逐渐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以严猛治国,以重典驭臣下,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此后又屡兴大狱,追治“奸党”;兴“文字狱”,用锦衣卫设立诏狱,又行“廷杖”之制。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减免赋税,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  。

  文化上,紧抓教育,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定八股取士之制;  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

  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庙号太祖,  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穷苦出身

  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其父为朱世珍,母为陈氏。

  朱元璋在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故名朱重八。

  朱元璋的祖籍在沛国相县,后有一支迁徙句容,世居朱家巷。

  朱元璋在《皇陵碑》和《朱氏世德碑》中称自己的祖父朱初一在宋末元初率一家人从句容来到淮北,开垦宋元战争后的荒田,定居泗州盱眙县。

  父亲朱世珍(朱五四)在五十岁时濠州钟离县之东乡,在那里生下了朱元璋。

  十年后,又迁至钟离之西乡,最后迁至太平乡之孤村庄。

  至正三年(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

  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

  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

  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朱元璋回忆当时情形说:“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

  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云游四方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

  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

  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

  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至正八年(1348年)回到皇觉寺。

  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

  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

  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

  投红巾军

  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纷纷铤而走险。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

  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

  几个月之间,各地纷纷响应。

  第二年(1352年)正月十一日,定远县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

  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

  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

  随后,郭子兴据濠州而坚守,号令彰明。

  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

  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

  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二十五岁。

  义军骁将

  崭露头角  娶妻更名

  朱元璋入伍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

  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

  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

  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

  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义军分裂  自立门户

  当时的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

  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

  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和赵均用率兵到了濠州,彭大与郭子兴交好,而孙德崖等人则拉拢赵均用。

  在孙德崖的鼓动挑拨下,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并将郭子兴弄到孙家毒打一顿,准备杀掉他。

  朱元璋闻讯后,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兴。

  从此,两派结怨更深了。

  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

  于是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

  攻城略地  招贤纳士

  这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早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

  朱元璋见这些人半年没出濠州城,于是他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

  在南略定远途中,朱元璋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

  统率着这支队伍,朱元璋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

  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滁州。

  在南下滁州途中,定远名人李善长求见。

  李善长和朱元璋一见如故,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

  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幕府书记,并嘱咐李善长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共创大业。

  ……


  (https://www.lw00.cc/2555/2555691/1111088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