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老十这是要刨皇权的根?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太阳穴的青筋依然突突直跳。
显示着他竭力压抑的怒火。
他紧紧盯着朱标,这个他寄与厚望的继承人,此刻正为了另一个儿子向他求情。
他何尝不明白朱檀的能力和抱负但帝王。
之家的父子之情,从来都薄如蝉翼。
“标儿,你起来吧。”
朱元璋疲惫地挥了挥手,语气中透着一丝无力,“你说的,朕都明白。”
朱标这才站起身,低着头,不敢再看朱元璋。
父皇今日的怒火,并非完全是针对朱檀的冲撞。
而是源自于帝王内心深处,那份对权力和稳定的担忧。
父皇老了。
帝王的迟暮,是最可怕的时期。
朱元璋的目光转向朱檀,眼中怒火稍减,却多了一丝无奈和警告:
“老十,你大哥说的没错,你的忠心,朕都看在眼里。但有些话,说出来就收不回了,今日之事,朕不追究,但你要记住,君臣父子,尊卑有别,日后说话做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朱檀一言不发,只是冷冷地看着朱元璋,眼神中没有丝毫悔改之意。
他今日敢在御书房之上公然顶撞朱元璋,就已经做好了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
“来人!”
朱元璋见朱檀如此态度,心中怒火再次升腾,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十皇子冲撞圣驾,罚俸半年,禁足王府,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视!”
“父皇!”
朱标还想再为朱檀求情,却被朱元璋一个凌厉的眼神制止。
殿外侍卫鱼贯而入,将朱檀押了下去。
朱檀没有反抗,只是在经过朱标身边时,停顿了一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眼神复杂难辨,随后便一言不发地被侍卫带走了。
殿内只剩下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长叹一口气,对朱标说道:
“标儿,你下去吧,朕有些累了。”
朱标知道父皇此刻需要一个人静静,便没有多言。
躬身行礼后,转身离开了大殿。
朱标离开奉天殿,一路沉默不语。
他身后的太监总管赵庸小心地观察着太子的神色。
几次想开口,却都被朱标周身那股冰冷的气压给堵了回去。
“太子殿下……”
终于,在行至御花园时,赵庸还是忍不住轻声唤道:
“您别太担心了,十殿下吉人自有天相……”
朱标脚步一顿,转头看向赵庸,眼神锐利:
“赵公公,孤在想什么,你应该清楚。”
赵庸心头一凛,连忙低下头去:
“老奴该死,老奴失言了。”
朱标收回目光,继续往前走去,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
“父皇老了,疑心病也越来越重了。十弟他……唉……”
他想起刚才朱檀在御书房上的表现,那毫不掩饰的野心和锋芒,的确很容易引起朱元璋的猜忌。
朱标虽然贵为太子,但他性格仁厚,并不希望看到兄弟之间反目成仇。
“备马,孤要去一趟十弟府上。”
朱标突然停下脚步,对身后的赵庸吩咐道。
“这……”赵庸面露难色,“殿下,皇上他刚刚才下令,任何人不得探视十皇子啊……”
“孤是‘任何人’吗?”
朱标冷冷地反问道,“还是说,赵公公觉得,孤连去看望自己弟弟的权利都没有了?”
赵庸感受到朱标语气中的寒意,不敢再阻拦,只得躬身应道:
“老奴不敢,老奴这就去备马。”
……
鲁王府。
朱檀被禁足的消息,府里上下都已知晓。
下人们个个噤若寒蝉,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怒了这位脾气暴躁的王爷。
书房里,朱檀却没有丝毫被禁足的沮丧和颓废。
他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着一封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父皇,你以为这样就能困住我吗?”
朱檀低声自语道:
“你越是想把我困在京城,我就越是要离开这里。”
他将手中的信笺扔进一旁的火盆中,看着它被火焰吞噬殆尽。
“来人!”
朱檀对着门外喊道。
一个侍卫打扮的男子走了进来,单膝跪地:
“殿下有何吩咐?”
“去,把蓝玉将军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是!”侍卫领命而去。
侍卫前脚刚走,朱标后脚就进了鲁王府的大门。
王府的下人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拦,谁也不敢通报。
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子殿下气势汹汹地直奔书房而去。
“十弟!”
朱标人未至,声先到。
书房的门“砰”地一声被推开,朱檀抬头,看见朱标一脸怒气地站在门口,不由得轻笑一声:
“大哥这火气,是冲着臣弟来的?”
朱标几步走到朱檀面前,压低声音怒道:
“你今日在父皇面前,究竟想做什么?!”
朱檀不慌不忙地给自己倒了杯茶,慢悠悠地抿了一口,才说道:
“大哥,你我兄弟多年,难道还不知道我的性子?我若真想做什么,何必等到今日?”
“你……”朱标被他这副油盐不进的态度气得说不出话来。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住怒火,沉声问道:
“那你今日为何要故意激怒父皇?你明知道他如今最忌讳什么!”
朱檀放下茶杯,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萧瑟的秋景,语气中带着一丝落寞:
“大哥,你真以为,我是在故意激怒父皇吗?”
“难道不是吗?”
朱标皱着眉头:
“你今日所言,句句都在挑战父皇的底线,你……”
“我只是说出了事实!”
朱檀猛地转过身,眼神凌厉地盯着朱标:
“大明看似国泰民安,实则已是危机四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贪官污吏横行霸道,边关战事不断……”
“这些问题,难道大哥你都看不到吗?!”
朱标沉默了。
他并非不知朝堂上的这些问题,只是在他看来,这些问题并非不能解决,只需慢慢改革。
假以时日,大明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解决?怎么解决?”
朱檀冷笑一声:
“大哥,你从小熟读儒家经典,难道不明白,这天下之大,问题之多,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本书,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文字说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大哥,你可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朱标当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这是儒家经典《荀子》中的一句话,意指百姓能够拥护君主,也能够推翻君主。
他看着朱檀,心中突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十弟,你到底想说什么?”
朱檀沉默了片刻,眼神深邃,仿佛穿透了历史的迷雾,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
“大哥,你有没有想过,这天下,并非只能是父皇的天下,也并非只能是朱家人的天下?”
朱标心头一震,不可置信地看着朱檀:
“十弟,你.你这是何意?”
他从小接受的教育,读的都是圣贤书,满脑子都是忠君爱国,三纲五常.
何时听过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朱檀没有理会朱标的震惊,自顾自地说道: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历朝历代,皆是家天下,君王至上。可结果呢?王朝更迭,民不聊生,这真的是百姓想要的吗?”
他走到书桌旁,拿起一方砚台,沉甸甸的,仿佛托着整个王朝的重量。
“大哥,你可知这天下,有多少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们终日劳作,却连温饱都难以解决,而那些贪官污吏,却锦衣玉食,醉生梦死!”
朱标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无从说起。
他不是不知道民间疾苦,只是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自古以来,都是这般,朱元璋建立大明,已是开万世之太平,难道还能要求更多吗?
似乎看穿了朱标的想法,朱檀冷笑一声:
“大哥,你难道就甘心,让这大明,也走上之前那些王朝的老路吗?”
“那你说,该如何?”
朱标第一次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怀疑,他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这天下,不应该是某个人的天下,而应该是属于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朱檀语气坚定,掷地有声。
“属于所有人的天下?”
朱标喃喃自语,脑海中浮现出一片空白,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大哥,你仔细想想,为何那些开国之君,能够得到百姓拥戴,建立王朝?那是因为他们顺应了民心,给了百姓想要的!”
朱檀的声音充满了蛊惑人心的力量。
“可如今,大明已立,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又何须改变?”
朱标虽然被朱檀说动了心,但多年来的教育,让他本能地想要维护现有的秩序。
“安居乐业?大哥,你扪心自问,这天下百姓,真的安居乐业吗?”
朱檀步步紧逼,不给朱标喘息的机会。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指着远处繁华的街道:
“你看,这应天府,歌舞升平,车水马龙,可这真的是大明的全部吗?大哥,你难道忘了,这繁华之下,又有多少百姓挣扎在生死线上?”
凛冽的寒风吹进书房,也吹散了朱标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他想起自己微服私访时,看到的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
想起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想起那些敢怒不敢言的百姓。
“十弟,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是,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朱标的声音充满了无力感,他第一次对未来感到迷茫。
朱檀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缓缓说道:
“大哥,你我兄弟二人,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可你有没有想过,这儒家思想,真的就是治国安邦的至理名言吗?”
“这……”
朱标语塞,他从未怀疑过儒家思想的正确性.
也从未想过,这世间,还有其他的治国之道。
“大哥,儒家思想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君权神授,这固然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权威,但却也把百姓置于了被动的地位。”
“长此以往,百姓必然敢怒不敢言,而君主则会越来越昏庸,最终导致王朝覆灭!”
朱檀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朱标耳边炸响。
他从未想过,自己从小到大深信不疑的儒家思想,竟然还有如此致命的缺陷!
“那…那依十弟之见,该如何是好?”
朱标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感觉自己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信念正在崩塌。
朱檀走到窗边,推开窗户,看着窗外广阔的天空,语气深沉地说道:“大哥,你可曾听闻过‘民主’二字?”
“民主?”朱标满脸疑惑,这个词他从未听过。
“不错,便是民主!这天下,并非一人之天下,而是万民之天下!君主并非至高无上的存在,而应该是为百姓服务的!”
朱檀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向朱标,语气坚定地说道:
“唯有实行民主,让百姓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让百姓能够监督君主,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朱标彻底愣住了,他感觉自己仿佛在听天书一般。
这番话,完全颠覆了他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和认知。
“这…这怎么可能?”
朱标喃喃自语道,“自古以来,哪有君主与百姓平起平坐的道理?”
“大哥,这世间之事,并非一成不变。”
朱檀走到朱标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我兄弟二人,身负天下重任,更应该打破旧有的观念,去探索新的治国之道!”
朱标眉头紧锁,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内心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朱檀的话语在他脑海中回荡,冲击着他多年来建立的认知体系。
他从未想过,自己从小奉为圭臬的儒家思想,竟会是王朝覆灭的隐患。
而“民主”这个新鲜词汇。
更像是一颗石子,在他平静的心湖中激起千层浪。
“十弟,你说的这些,太过匪夷所思……”
朱标停下脚步,语气中充满了犹豫和不安:
“自古以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岂能轻易更改?”
朱檀走到他身边,压低声音说道:
“大哥,时移世易,墨守成规只会自取灭亡。如今我大明初定,百废待兴,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想想,若真能实现‘民主’,让百姓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那将是何等盛世景象?”
朱标被朱檀描绘的宏伟蓝图所吸引,但他心中依然充满了疑虑:
“可…可是,该如何操作?如何才能让百姓信服?如何才能保证‘民主’不会变成另一种混乱?”
“大哥,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朱檀胸有成竹地说道:
“我打算先在我自己的封地进行试点,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让百姓选举代表,参与地方治理。若真能成功,便可逐步推广至全国!”(本章完)
(https://www.lw00.cc/2487/2487341/1111075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