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南境之动(中)
摆在楚国百姓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条看起来最简单,那就是停止敌对,做夏朝的顺民,好处是可以过上家中有房有田,三年不纳赋、五年不抽丁,有功授爵的生活,再也不用看那些世族的脸色。坏处是,从今以后都会被死忠于楚国的人当做罪大恶极的楚奸,尤其是那些在夏朝政府里供职的,更是大大的坏人,所以晚上走路一定要小心!
第二条路最悲壮,那就是以身殉国,做楚国的忠臣孝子,给后世留下一个忠贞不屈的好名声,得以流芳百世。这条路无所谓好坏,选择它的人都已生无可恋,无所求自然也就不关心自己能得到什么。
还有最后一条,这条应该是最难的,便是扯起大旗、自立为王,自古便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既然楚国已经亡了,楚王也向夏朝投降,那么再打着楚国的旗号也没有了意义,楚国百姓在一时之间也很难做出选择,一些野心家就会应运而生。
选择这一条的人多半是世族,夏朝的政策夺走了他们的一切,投降夏朝就是死路一条,他们又都是惜命之人,自杀?呵呵!他们的命如此金贵,岂可与那些微不足道的贱民一样?既然不能投降也不敢自杀,那就只有造反一条路了。
造反说说容易,但做起来很难,首先夏朝这关他们就过不去,丧失掉根据之地,起兵所需的粮草和武器都成问题,要想筹集这些,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抢,处于这些武装领导地位的世族们过去都抢惯了,百姓们也对他们深恶痛绝,所以没有交涉的可能,最后难免沦为既被夏朝重点打击、又不为百姓支持的强盗草寇。
一旦踏上这条路就没有回头的余地,而且一不小心就有万劫不复的可能,世族们是走投无路、为了保住他们的命才这样选择的,但并非所有人都是这样,比如说他们的部下。
夏军明白,要想消灭这些武装势力,只靠武力是不行的,对他们当中的不坚定份子可以采取利诱的措施,夏军要杀的只是世族,跟他们的部下无关,如果能把这些世族绑了送给夏军,不仅能得到一笔丰厚的赏银,还有田产可以拿,这对生活愈加贫苦的他们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
因此,起兵的世族们还要小心,万一哪天晚上,部下把他们从床上抓起来,五花大绑后当做见面礼投降夏军都是有可能的。
除了这三种人以外,其实还有第四种,那便是既不甘心做顺民、也不想死还自称是楚国臣民的,他们宣称楚王不能代表楚国的意志,楚国的未来该由楚国百姓自己来决定,他们不愿受任何人的奴役!
也就是说,他们效忠的对象不是姓赵的楚王,而是楚国这个国家,楚王投降不代表楚国上下都要听他的,这显然比前面三种人的理念更有档次。只是轩辕纪在听说了之后,淡淡的冷笑道:“不想做被奴役的人,就是想做奴役他人的人,真亏他们还能说得出口啊!”
无论是面对哪种人,夏朝的态度从来都是很坚决的,若是肯安心的做一个良民,夏朝不会亏待,要是敢生出一点别的心思,那就别怪夏朝心狠手辣……
此后的时间中,楚地所有的战乱几乎都因抵抗者而起,明明夏朝才是展开侵略的一方,他们却在努力安抚局势、颁布利于民生的制度,抵抗者们却屡屡制造混乱,他们在田地里放火、在闹市区杀人、抢劫过往的商旅、袭击夏朝政府的执法者,甚至屠村之后嫁祸给夏军。
对此,夏军则显得十分克制,既不滥杀又素无不良行径,这些百姓们都看到了,他们心里当然万分矛盾,在叛乱与拥戴两个选择间不断徘徊,拥戴不甘、叛乱不敢,做决定最忌不干不脆,最终沦为三个字:不、作、为!
夏军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他们很清楚,百姓们要得不多,只想好好生活,如果这个国家连这点都不肯给他们的话,那就不要怪他们对国家的灭亡置之不理,比起跟着一个只懂如何压榨他们、欺辱他们的统治者,他们更愿意跟着能让他们吃饱饭、过好生活的。
那些人口口声声以楚国百姓为念,可他们真的有替百姓们想过么?至少夏朝想到了。
灭楚之战后的半年时间,楚地的社会秩序已渐渐回到正轨,在夏朝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百姓们的生活日渐安稳,城市里面第一次没有了流离失所的景象,人心也已经安定了下来。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夏军在打击抵抗势力的行动中也屡有战绩,这进一步的保证了社会安全,人们开始意识到,也许期待已久的好日子真的要到来了!
然而事实却是,笼罩在他们头上的黑夜并没有消散,当他们还沉浸在现在的安稳中时,战争的黑云自更为遥远的南方滚滚而来。
“边境告急!南诏十五万大军进逼谅山!”
这个惊人的消息在之后的短短几天之中就传遍了楚地,本已平复的民心再起波澜,百姓们纷纷议论,仗刚打完就又要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另一个更为糟心的消息开始在民间流传:夏朝准备在楚地征兵,去边境守城!
这个消息一出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民间顿时炸了锅,好日子他们没享受到几天,却又要让他们去前线拼命,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么?!一时间,各地的官署都遭到了百姓们的围攻。
眼看着楚地情势再乱,夏朝官方出来公开辟谣,否认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声称这是逆党为了混淆视听而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百姓们这才将信将疑的离去,通过这件事其实也暴露出了,夏朝在楚地的统治并不稳固,一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百姓就很容易被煽动起来。
当然,他们也未曾欺骗,夏朝深知此时正是楚地该执行养民政策的时候,决不能动用这里的民力,这个消息确实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放出来的。为了安定民心,夏朝快速行动起来,不要说兵卒了,就是粮草也未曾从楚地百姓手中收走过哪怕一粒米。
击破这等谣言的最好方法就是用事实来说话,见夏朝确实是言行合一,百姓们才放下了心,不过他们也要担心,若是战事扩大,夏朝是否还能保持住?
南诏宣战是在夏季末,那几天南方遭遇了连续的高温天气,十五万大军虽然出了蒙山,却因为暑气没有立即投入进攻。
(https://www.lw00.cc/22/22424/45300220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