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南洋事宜
朱标硬着发麻的头皮听完他们的吹嘘,然后给一旁的礼部官员使了个眼色,礼部那个官员也是机灵,立刻也吹起了这两年大明对倭寇的战绩。
言辞间的数字远比实际高出十余倍不止,没办法,总不能说大明的战绩比占城这个小国都弱吧,反正大家心里都有数。
吹到最后,礼部官员也把倭寇入侵数量锐减的消息说了出去,很是认真,这下南洋诸国的使者们就有些吹不动了,谁都能看出东瀛只要内战不停,倭寇的数量就不会减少。
那大明这边的的倭寇少了,那他们所要面对的倭寇就多了,此消彼长不外如此,再三确定这不是吹嘘之后,南洋诸国的使臣们就有默契的开始吹捧起大明。
什么大皇帝是如何英武,大太子是如何仁慈,大明横扫蒙元兵锋是如何强悍等等,说到最后就开始希望天朝上国能庇佑他们这些属国,他们愿意年年纳贡岁岁来朝……
朱标皱起眉头道:“诸位都是我大明属国,只是我大明百废待兴,实在难以抽调兵力去南海剿匪,此事容后再议吧。
占城使者立刻趴伏在地上说道:“请大太子怜悯,我占城正处水深火热之中,希望天朝派遣天兵救助。”
其余使臣也是跟着拜了下去,虽然他们国家的面临的局势没占城这么艰难,但也知道如果南洋倭寇数量再加多,那可就是天灾了。
如果能哄得大明帮他们巡视海域,那可就太好了,省下来的资源用来享乐不好吗?反正大明离南洋如此之远,也不用担心别的,大不了朝贡的时候多带点稀罕物过来。
听着他们的诉求,朱标面露怜悯,但嘴里却是丝毫没有放松,南洋诸国都颇为富庶,盛产粮食海产品等,大明东南各州府广种的占城稻就是宋朝时南洋传过来的。
如果因为这些去攻占南洋诸国无疑是亏的,毕竟南洋离大明实在太远,纵然是打下来了其实也和贵州是一样的,只能以羁縻政策掌控,得不偿失。
但如果现在有机会,朱标自然是愿意刮一刮南洋的油水,元朝留下的烂摊子如果内部消化实在是需要时间,能有机会提速自然是抓住的。
半个时辰后南洋使臣们嗓子都快哑了,但别说,官话的进步还是挺明显的,朱标则依旧如同开始那般四平八稳,一丝一毫的利益都不愿让出去。
最后还是占城市那边先松了口,毕竟他们是面临危机,如果能缓解沿海的压力,那他们就可以专心抵抗安南的入侵了。
占城使臣声泪俱下道:“外臣请大太子开恩,派遣一支水师帮占城抵御倭寇之患,水师自开拔之日起的一应用度我占城皆愿供给。”
朱标为难道:“这不是粮饷的问题,如此劳师动众跨海作战实在有些危险,倭寇凶狠本宫何忍将士们埋骨他乡………”
能作为一国使臣的基本无庸才,虽然朱标还是拒绝的态度,但其中的些许动摇还是很明显的,使臣们见有机会自然也就开始加大投入了
你来我往又耗费了半个多时辰,南洋诸国所要付出的银粮才终于打发了他的心理预期,朱标看着还在不断哭穷的使臣们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诸使臣传信回去,请国王再派遣使臣同我大明达成契约,契约达成之日,便是我大明水师开拔之期,诸国往后再不受倭寇侵扰。”
这种事情自然需要一份正式的国书,各使臣心思各异的拜别离去了,礼部官员也一同告辞,等人都下去了,朱标笔挺的腰杆松软了下去,有些疲惫的靠在椅背上。
大明自建立以来,沿海船厂就没有一日停歇过,船舰规模绝对是当世独一档的,只是一直以防守为主,主动出击的次数屈指可数。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一直当个摆设也是事情,虽然扫荡南洋难免有所伤亡,但也没办法,总不能因噎废食,大明往后是要引领大航海时代的,没有一支威慑寰宇的舰队如何能巩固夺得的利益。
其实就算没有南洋诸国供应粮饷,朱标明年也是要令靖海侯率队出征的,如今找到了冤大头,再好不过。
交流好书 关注vx公众号 【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 可领现金红包!
何况大明水师纵横东南黄三大海域,必然会促进贸易发展,要知道根据礼部的记载,宋朝时候就六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元朝时候更是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海上贸易关系,这些国家和地区涉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阔海域。
特别是宋朝时期,上到中央朝廷,下到地方官员,都特别欢迎海外商人来做生意,宋朝皇帝甚至会下诏书寄往南洋诸国招徕生意,跟他们说,大宋欢迎你,快来做生意,利益丰厚。
一艘外国商船来到后,朝廷直接收取百分之十的货物作为关税,剩下的就可以自行开展贸易了,这也是大宋财政为何如此富足的一部分原因。
别的不说,宋朝的经济政策确实比较先进,朱标研究完之后也觉得有不少是可以借鉴的,目前大明海外贸易稀少,除了老朱不喜欢海贸,更喜欢朝贡贸易之外,就是因为倭寇的存在了。
一般的商队漂泊在海上,如果被倭寇盯上,无异于在大草原遇上了饥饿的狼群,因为损失巨大,从元末起就很少有外国商队来华贸易了。
朱标站在大明权利的最顶峰,高层建瓴之下可以看见大明对外的贸易体系已经有些扭曲了,因为倭寇以及大明当前政策的原因,海外诸国能顺利到大明的船队唯有使臣船队。
基本没有私人商队,这很不好,宋朝时平等互利的贸易制度已经有向朝贡制度扭曲的态势,成了皇帝对化外之国的一种恩赐。
朱标要做的就是提前将扭曲的部分掰回正路,首先就是肃清沿海海域,让贸易商路重新开始,海禁是没有必要的,在朱标的影响下,老朱至今也没有下达片板不得下海之类的命令。
等明年在狠狠打击一波倭寇之后,朱标就会让江南士族牵头开始海外贸易,这也符合他们的自身利益,有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后面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倭寇其实自汤鼎入东瀛之后就已经不足为惧了,等合适的时候朱标就会下令将东瀛海域封锁,在强行让东瀛南北朝配合肃清倭寇。
其实倭寇也不受东瀛南北朝的待见,毕竟他们的本质就是强盗,本来就是因为在自家实在抢不到东西了,才会源源不断的侵扰别国。
如果朱标投入这么大资源的水师,连个区区东瀛的倭寇都解决不了,那朱标可就要生气了,虽然他还不是天子,但一怒浮尸万千还是可以做到的。
朱标叫刘瑾传膳,跟着群家伙说了这么久,肚子都饿的不行了,从座椅上起身走到内殿躺下歇了一会儿,随后就被一道道菜肴的香气勾起,好好的吃了一顿。
吃完后又到工部走了一趟,叫来那个研制出颗粒状火药的匠人,其实不能叫匠人了,人家如今已然是工部员外郎了,堂堂正正的大明五品官员。
扶起千恩万谢的员外郎,朱标当着所有人的面勉励他,希望他继续研究火器火药,只要还能有研发,一定还为他请封,封妻荫子高官厚禄甚至爵位都不吝啬。
此言一出,工部官员们面色各个都有些不好看,虽然他们不是礼部以及翰林院的那些学究,但他们到底是士人阶层,高贵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才得官位,怎么这群匠人也能当官了……
只不过工部官员不好说什么,毕竟他们也是依仗着众多工匠,知道如果现在劝阻无疑是得罪太多太多人了,至少不能现在明面上说。
而且也是因为知晓,太子殿下如此行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当初在凤阳迁民的时候就不顾官吏之别,提拨了许多干吏为官,那时候六部衙门御史台翰林院都没少在圣上面前闹,结果………
工部左侍郎摸了摸屁股摇摇头叹了口气,不提官员们纠结的脸色,工匠们各个都兴奋的红了眼睛,原来不是个例,大家都有机会啊。
等众人回到工部大堂,至于匠人们都去拼命做事去了,那股热情肉眼可见,朱标落座后看着众人的目光说道:“本宫其实对工部很不满意,平民碳也好,望远镜也罢,都耗费了多少时间?”
“尔等总领工部诸多匠人,竟然连分内之事都做不好,若非有火药颗粒化这个惊喜,本宫非要好好调整一下工部!”
这话一出工部众多官员还哪里敢站着,纷纷跪下请罪,朱标早就对工部有不满了,只不过碍于平民碳之事迫切,暂且忍下罢了。
如今煤炭制造都已经落到了地方,边军供给的量也已经完成,朱标自然是要发难了,六部之中刑部户部礼部都被朱标调教的差不多了,吏部兵部也有尚书侍郎被朱标叫到谨身殿训斥过。
唯有工部一直置身事外,隔岸观火看热闹看的太久了,这群家伙都学会糊弄了事了,朱标对工部的期望甚大,在宋濂回京之前,非要把他们的毛病给去了。
…………………
(https://www.lw00.cc/2163/2163744/65225576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