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胤礽应下了康熙:“汗阿玛,儿臣知道了。”
“你怎么,别别扭扭的,”康熙戳戳他脑袋:“不情愿?”
“可别懒惰,现在好好学,以后你才能独当一面,朕见你想法还挺多,既然想要做一些为大清有利的事儿,你就要快快长大,”康熙就摸不准孩子的心,一面忍不住总想提点子,关注着大清国事,一面又不想要真正下手去干活,这样互相矛盾的行为,让帝王深深感叹。
哎,孩子心,海底针,就跟风云变化一样捉摸不透。
胤礽蔫蔫地应了,心中腹诽:说的好听,还不是想要将小毛驴“拔苗助长”,就像是恨不得小毛驴可以勤恳干活的地主。
“你之前提议的探子,朕正在考虑,”康熙道:“尤其是要送去北蛮那儿的,人选得慎重。”
金贵的去不得,能力弱的又去不得,康熙自己也在琢磨这些,算算自己手中的精锐,没有一个适合的人选。
“銮仪卫确实在加训了,”其实早在他们没能发现太子殿下的头发丝,造成小太子来质问帝王时,就已经被康熙惩罚去加训了,只是训练銮仪卫的法子,是自古传下来的,选拔銮仪卫则是皇上说了算,康熙提拔了许多八旗子弟,此事的銮仪卫,早就没有前明时候锦衣卫那样锋利、深不可测了,康熙需要培养真正刀尖舔血,适合在阴影里做事的帝王心腹。
既然摆在眼前的銮仪卫不能胜任,那么就扩大规模,从民间挑选。
回京的队伍聚集在壮镇堡,两拨人何为一队,待行至关内,到达河北境内,当地官员夹道迎接帝王盛驾。
沿途依然没有任何百姓的踪影,但凡帝王出行,道路两旁都已经驱散闲杂人等,每一丈远都站着带刀的侍卫职守,行程安全极了。
到达河北境内后,京城就在眼前了,康熙先放松了两日,下令命官员大臣们留于河北境内,然后自己到行宫的温泉里头松松筋骨,带上胤礽一块享受一下嬷嬷的搓背按摩,洗去一身脏污。
干泡温泉显然不能满足活泼好动的胤礽,这时候就跟个小鸭子似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扑腾到那儿,水花哗哗地飞溅,在岸上躺椅中闭目养神的康熙给他烦得睡不着。
不带他吧,他可怜巴巴地说汗阿玛泡温泉享受都不带儿子,带上他吧,他见着水了,那旺盛好动的精力就用不完。
再仔细一看胤礽那游水的姿势,脑袋露在外面,手和脚都在水下蹬,青蛙不像青蛙,狗刨不像狗刨。
康熙忍不住了:“谁教你的游水,怎么会游成这样?”
“儿臣自己学的,在水里扑腾扑腾,先学会唤气,再扑腾扑腾学会蹬水,儿臣就学会了。”
胤礽气喘吁吁地回答道,游到那温泉中央,由于个子小,脚沾不到地,于是往下沉,两脚一蹬底下借个力,又哗哗地往岸边游。
“心裕最识水性,朕让他来教你怎么游水,”帝王说了一句,胤礽要回三句。
“在那儿学,温泉庄子这儿学不了,热水里游,没游两下就没力气了。汗阿玛,等儿臣回了毓庆宫可以自己修个水池吗,天气越来越热了,等大夏天的时候游泳又能运动又能解暑意!反正儿臣宫殿那么多空地方,儿臣帮您干活,您就帮儿臣修个水池,当付给儿臣俸禄呗!”
在为自己争取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上,胤礽每每都能踩着康熙的底线在钢丝上愉悦跳舞,他不仅摸透了康熙的脾气,还付诸行动去做了。
“美的你,还修水池子,”康熙横眉斥他:“什么叫没给你俸禄,那照你这么说,朕教你,你还应该给朕这教你的学费了。”
“汗阿玛,阿玛教儿子又不是师傅教徒弟,这哪能一样。”
“那么朕教你做事,又不是差遣臣子,这也不一样。”
帝王面不改色,顺着胤礽的思路,以歪理克歪理,说的胤礽哑口无言。
胤礽瞪他:儿臣从未见过如此厚颜之父!
康熙回敬:彼此彼此。
父子二人就像是两只公鸡,私底下随随便便相处的时候,这两只公鸡就斗起来了,互不相让,帝王难得幼稚,太子又难得大胆,这对天家父子在这时候与寻常人家的父子一样,没了皇上与太子尊贵身份的束缚,他们也不过是普通人罢了。
【大朋友的爸爸,反而被您怼处感情来了,匪夷所思。怪不得后世有人研究“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反正小美是不能理解康熙现在享受父子相处温馨亲情的状态。
胤礽义正言辞地反驳小美:哪有?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孤在给汗阿玛带来快乐与做父亲的成就感。
“儿臣再去泡一会儿,”胤礽光脚又跳下了泉水池子,这回挑了个温度低一些的,别看他游泳姿势烂,在学会了唤气以后,他可以在水底下玩出好多花样来,还能翻跟头。
胤礽:等汗阿玛给孤修好池子,孤就让人给做个滑滑梯。
等孤以后有了庄子,再弄个水上乐园。
胤礽灵光一闪,从水底下冒出了脑袋:对啊!孤在盛京就有庄子,盛京那儿的物价比京城还便宜,物产还丰富,到时候让人请几个匠人来做,现在造,过个几年就能带弟弟们去玩了。
“咦,行宫的管事官来找汗阿玛做什么?”胤礽趴在案上,竖起耳朵来听。
【当地有官员与富商联合起来要给大朋友的爸爸送美人,还有人想送到水池这儿来,给人拿下了,这会儿行宫管事官就是来找大朋友父亲汇报这事的。】胤礽眨眨眼:“地方官给汗阿玛送美女?什么样的是美女?”
是小兰姐姐这样阳光坚强的,还是娜美这样聪明活泼的,还是像妲己那样祸国殃民的狐狸精?
胤礽脑海中飘过的是《哪吒传奇》,这部动画片里与商纣王有一腿的那只白狐狸妲己,米老鼠一样的头发,粉红色的眼影和耳环……
现在要问胤礽最美丽的是谁,审美变化的胤礽现在对圆滚滚的美羊羊已经没有了当初那么热爱,转而觉得像小兰姐姐那样有正义感又有勇气小姐姐才叫美丽。
八岁的男孩子已经懂得开始知道“美女”的概念了,对异性有好奇,好在从小就接受了小美的启蒙教育,脑子里对这些还是有一些概念的,知道自己还没有到适合接触这些的年龄。
胤礽听康熙斥责了犯事官员,让管事把人带走了,这会儿仰着脑袋,偷听的模样令康熙一眼就瞅到了。
管事走后,康熙没好气地问道:“保成还要偷听到什么时候?”
胤礽笑呵呵道:“您不接受底下人献的美女,儿臣就不会莫名其妙多出来几个庶母,随行来的三位娘娘就不会多出几个妹妹,挺好的呀!”
不是他讨厌与娘娘们待在一起,可是她们打起麻将来特别较真,胤礽去佟皇贵妃宫里见识过一趟,再也不敢轻易卷入“女人们的战场”中了。
晚上,胤礽在自己日记本上写道:汗阿玛后宫的嫔妃真不少,比皇玛法与先祖都要多,现在各地还有官员们给他送美人,孤真担心汗阿玛的肾。等回了京城,孤就去找陈院使,让他劝汗阿玛要好好养生。
参政以后认识了人到底不一样了,胤礽已经知道了该找什么样的人来做事,像养生这种规劝,太医院最高官陈院使说的话汗阿玛一定会听的。
归途之中没什么可干的,胤礽就整理自己的日记本,将此前遇上的事都尽可能详细地写了进去,或是与分散了四天的胤禔凑在一起,听陈梦球讲故事。
等队伍浩浩荡荡地回到了京城,胤礽与胤禔都被康熙安排上了事务。
胤禔被安排去了督察院,没有实质性的官职,让他负责督查各地军粮的运输情况与户部军饷落实。
全程都有自己亲族的官员带着,目地也是为了去学习,到督察院做事,反而比他在上书房学习要轻松一些。
胤禔从小就性格外向,与人打交道时一点都不怂,加之官员们皆暗捧着他,有关监管军队后勤示意的活儿上手的很快。
倒是胤礽,天天到汗阿玛御书房报道,见可怜的汗阿玛被堆积在书房前的如山奏本淹没,勉强拿起了康熙分派给他批阅的一些奏章,去为帝王分担一些不那么紧要的奏折。
底下官员南怀仁帮大清改良火炮有功,建议给南怀仁升官做奖励,升的还是工部官职,让他可以继续为大清做贡献。
胤礽看看拟旨的官员署名是王熙,抬头问康熙,果真该批阅准字。
下一个,“琉球国尚贞请求归顺大清,做大清国属臣,纳贡比往日更多了一倍”,臣拟旨,应派遣使者前去宣读皇上圣旨,封尚贞为王,以视大清对属国的关爱。
“汗阿玛,这个也批阅准奏对吗?”
康熙嗯了一声,头也不抬:“这些事儿朝臣都拟定过了,你自己斟酌就行,出了问题也会有人上奏提醒,尽管放手去做。”
除去披红准奏以外,还可以批阅“准奏,但减少奖励”,“准奏,但加大力度”等意思,康熙全交给了胤礽自己拿捏。
有了康熙这话,胤礽胆子更大了几分。
下一本奏,总河督靳辅与河口大臣将伊同上奏,献《河防刍议》及《两河治略》二书,乃布政使崔维雅所著(1)。此二书利于大清治河,臣请奏将此二书收入藏书阁,升布政使崔维雅官职,做治河书目以供时人参阅。
胤礽披红:要供治河臣子参考,收入藏书阁,小范围流通实在不够,至少需刊印万余册,供有心学习治河之人购买详读。户部出钱问崔维雅购买“版权”,此书日后收归国有,靠献书升官,实为不妥,不如平调崔维雅前去治河,若有成效,则可靠政绩升官,方能令人信服。
胤礽又解释了一下“版权”是什么,提出了由于民间盛行著书,书目流通渠道多且不好管理,不如成立监管的衙门,专门管理报纸、书籍出版等事物。就连戏台上的戏曲,也有人因为排错而丧命,如果成立这一监管衙门,在戏曲问世前监管并进行批准、不批准,也能减少民间许多人因设计敏感话题导致众多无辜者丧命。
而衙门应当对于能够写,不能够写的书籍范围昭告世人,如此可减少无知者犯罪。
康熙处理奏折之余瞥了一眼正在认真批阅的胤礽,点了点头还挺满意,殊不知胤礽奋笔疾书,在那奏本上提出两点建议:1、为治国出书籍,做出贡献的臣子虽无实际政绩,却功在千秋,成立名誉贡献奖,可予金钱与名誉的奖励。这些都应该由臣子来定,而非帝王赏赐,奖项涉及金额,当按照其影响分贡献等级,等级越高则奖励越多。
2、国家重视水利、治河、农桑等建设,各地方官都有不同的治理心得,并非所有人都像崔维雅那般有心会将其心得记录成书,此时就需要有人能够采访各地,记录详实,将各地治理心得整理成册,供地方官之间交流。兴治国之事,利于大清未来发展。
下一奏本,是纳兰性德上奏的,有关请奏成立文报的事。
胤礽眼睛一亮,忙将这事儿告诉了康熙,还问他:“可以批准吗?儿臣可喜欢容若的诗词了,这事儿如果是容若来做,一定不会出错的。”
康熙并不当回事,随口道:“可,文人名士间诗词交流倒也有意思,准吧!”他还附和了一句“朕亦喜爱容若的诗词。”
胤礽开心地晃晃脚,用朱笔批阅:准奏。
顺便还加了一句:由纳兰性德负责此事。
【咦,大朋友寥寥数笔,好像将官员们的工作量从一倍,变成了十倍呢?】胤礽:汗阿玛说孤如果写错了会有臣子上奏改正的。孤就提议而已,没事哒!
【可是,您用的是朱笔御批……】
臣子们真的不会将这当做帝王的意思,毕恭毕敬去实施下去吗?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1):
出自历史大事件——公元1682年候补布政使崔维雅呈所辑《河防刍议》及《两河治略》二书。命勘阅河口大臣将伊带往,会同总河靳辅确议具奏。
(https://www.lw00.cc/1951/1951834/675628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