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娱乐之最强大脑完整版 > 第201章 答辩

第201章 答辩


  答辩室外。

  有学长贴上了这次甄别考试的成绩单,这次考试最大的意外诞生了,李凡的成绩竟然是待定!

  李凡啊,那可是李凡!

  众位围观的同学这一刻全茫然了,这到底什么意思,连个分数也不给?

  杨硕叹了口气,道:“我说什么来着,你要完蛋了吧。”

  其他同学也纷纷道:

  “不应该啊,《博雅杯》向来主张兼容并包,打破旧规,提倡发散思维的啊。”

  “对啊李凡,你究竟写了什么不该写的内容啊?”

  “没事儿,李凡,你淡定点儿,我去看看是不是三个班级就你一个人处于待定状态。”

  结果证明,三个班就李凡自己一个人是待定状态的。

  李凡觉得情况不至于太惨,自己又没写什么乱七八糟不合规矩的东西,就是正常的考据学而已,不至于被教授们一巴掌拍死。

  他也没挂在心上,于是闲庭信步,去哲学班答辩室外逛了逛。

  李凡被待定的消息一瞬间所有学员都知道了,哲学班的学员们也是对他纷纷询问,李凡一边回话,一边看着墙上的成绩单,竟然还有点儿意外惊喜。顾亚婷终于把上次的第一名干掉了,以98分的成绩位列第一。

  顾亚婷此时正倚在窗边,忧虑地看着李凡,道:“诶,李凡,成绩什么情况?”

  “我哪知道啊?”

  “没问问潇潇姐么?”

  “没,一会儿开始答辩的时候就知道了,急什么?”李凡说罢就离开了,走向历史班的方向。

  哲学班的学生们见状,纷纷道:

  “这货心可真大啊!”

  “他那不叫心大,叫自信。”

  “自信的男生最帅啦!”

  ……

  李凡又逛到了走廊拐角处历史班答辩室,他在成绩单前略略驻足,这次笔试的第一名依旧是林晓凤,成绩为99分,实力强劲啊。

  这位是以后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绝对不可小觑,李凡决定晚上有时间的时候,去办公室看看她的答题册复印件,领略一下她的作品。

  《博雅杯》的答辩时间为早上8点整,李凡逛了一圈儿后也就差不多到点儿了。

  组织了一下现场纪律后,李凡突然看到了有趣的一幕:

  一位40岁左右的教师模样的人从众人身边路过,这时,班里的张远航突然对这个男人叫了一声“爸”。

  “叫老师!”中年男人严肃地道。

  “老师好!”张远航立即改口。

  “嗯,同学好。”

  噗!

  众学生闻言一片笑声,就喜欢这种严肃认真的老师显露出来的可爱样。

  “老师,你不是今天不上班么?”张远航好奇地问道。

  “我今天特意来看看你们文学班的水平。”张老师说罢,目光在人群中一扫,很快便落在了李凡身上,他细细打量了一下后,直接起身,走进了答辩室。

  五分钟后,四位教授齐齐现身,分别是:京大文学院院长崔勇年、古代文学泰斗卢世明、散文大家诸葛云、语言学家杨拓,这几位都是华国文化界响当当的大人物。

  四人依次走进答辩室,经过李凡身边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在他身上瞥那么一眼。或许他们都在等着李凡询问笔试成绩待定的事情。可让他们失望的是,李凡连问询的冲动都没表现出一丝一毫。

  8点一到,答辩时间正式开始。按照序列号,同学们依次进入答辩室,每位同学基本上都获得了大概10分钟上下的答辩时间。

  基本上,诸位同学们全都是战战兢兢地进去,然后再灰头土脸地出来,惨被蹂躏了一顿。

  毕竟,你一个小小的高中生,你有再多的才能也无法和一辈子浸淫在专业领域的教授相提并论,况且,那还远远不是一个教授,而是5位!

  一声声叹息每隔10来分钟便响起一次。

  “完蛋喽,这下百分百惨遭淘汰了。”

  ……

  “我又弱智了,在教授面前,我就是一低能儿!”

  ……

  “上次答辩备受打击,这次答辩直接摧毁我人生了!”

  ……

  失魂落魄的同学从答辩室内走出来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半点儿笑模样的,要是有,也必然是苦笑。

  “15号,李凡,进来答辩!”有学姐走出答辩室,向李凡笑眯眯地挥了挥手。

  那位学姐一向冷面,也就到李凡这儿,才难得地露出了一张灿灿的笑脸。

  众同学开始嘱咐李凡:

  “凡哥,好运!”

  “谨言慎行啊,毕竟你都待定了。”

  “千万别瞎胡说,这么关键的时候,一定要求稳。”

  ……

  答辩室内。

  卢世明道:“这小子是真敢写啊,《后出师表》《古文尚书》《竹书纪年》《晏子春秋》等等都是伪书,还罗列出来一条条的论据,还别说,我读过之后,的确是有道理。”

  诸葛云道:“但这些论据吧,你要仔细推敲,又不太站得住脚,院长,你说对不对?”

  崔院长点了点头,道:“李凡文章中列出的所有论据,我这两天都找到了根源,单论这论据,没有任何问题,他记忆力太好了,没有丝毫差池。但是呢,整篇文章却很少有理性分析部分,全部观点都是从论据生发出来了,这种考证态度,我觉得太僵固。”

  杨硕点了点头:“我也同意,等一会儿好好收拾一下这小子。”

  这时,诸葛云道:“孙教授和王教授他们还等着咱们通知呢,说也要来会一会这个李凡,我这就催他们快点儿过来。”

  诸葛云刚挂完了一个电话,李凡便敲门走了进来。

  “诸位教授好。”李凡说罢,微微向诸位鞠躬。

  “李凡啊,这两个月的京大生活,可好?”

  李凡笑道:“非常好,京大校园非常古朴优雅,教师职工们也亲切可爱,尤其是伙食,太棒啦。”

  “瞧瞧你小子,标准的吃货。家里几口人啊?”

  咦,不是答辩么?

  李凡冷不丁被问到家庭成员组成这个问题后,瞬间蒙了,怎么点错了频道?是不是自己刚刚开门的方式不对?

  接下来的问题全是生活理想方面的,什么“家里双亲身体可好?”“平常有什么业余爱好?”等等,甚至于还问出了“你的理想是什么?”

  李凡现在的理想就是,诸位叔叔大爷,可以聊点儿正题不?

  10分钟后,有三位教授走进了答辩室,落座后,其中一位教授道:“嗯,崔院长,可以开始了。”

  “就等你们三位了,好,答辩开始。”崔勇年道。

  李凡愣了一下,怎么突然间多了三位教授?其他同学都是5人标配,怎么到自己这儿变成了8人“群殴”?

  八位教授坐成一排,后来的三位中,孙教授和王教授是历史系的,孔教授是钻研古代哲学的,好嘛,这8个人,直接把“文史哲”三大科目凑齐了。

  室内的空气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几位老师打开李凡答题册的复印件,纷纷翻到了扉页。

  崔勇年率先道:“李凡,知道为什么你的成绩是待定么?”

  李凡猜测了一下,道:“是不是我这成绩不好估分,大家想通过这次答辩后,再统一给打分?”

  “聪明!你这文章的确不好估分,我一直在99分和100分之间徘徊,今天你答辩的表现,直接决定了这是不是满分作品!”

  在室内的几位学生助理闻言后顿时无语,嗯,99分和100分,是不好给分,这个待定的成绩给的,服了!

  “李凡,那就先从《后出师表》开始吧,你认为《后出师表》是伪作,其中你又罗列了很多证据,那么,先一条条来,你先阐述第一条吧。”

  “好的老师,”李凡清了清嗓子后,道:“我的第一条论据是:陈寿修《三国志》,编《诸葛亮集》,在材料的取舍上是经过审慎斟酌的,但其均未将《后出师表》收录此中,此论据一也。”

  卢世明反驳道:“李凡,陈寿修史编集对史料的取舍,确实像你说的那样,是经过审慎斟酌的。但是,《三国志》却不是完备详尽的。

  为什么说不完备呢,咱们把《亮传》与《武帝纪》相较,前者显然简略的多,诸如伐吴、南征、八阵、渭南之战等理应明确详述的内容,他都一笔带过,或未作记载。

  而且陈寿编《亮集》,主要是依据司马氏从cheng都接收运回luo阳的蜀汉政府档案,这个档案经公元264年钟会兵变后就已经不完整了。

  所以啊,关于你的一个论据,我认为一经推敲便有破绽,你怎么看?”

  李凡笑道:“我没看法,咱们继续。”

  没看法?

  这个回答着实出乎了诸位教授的意料,毕竟这几位教授平常和李凡有一定的接触,李凡也没少登门拜访,他们太了解李凡的思辨能力和口才了,这小子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死的说成活的,这直接来了一句没有看法,几个意思?

  李凡见众位教授面面相觑,他则继续道:“我的第二条论据是:《后出师表》所说的很多事情与史实不合。

  比如,它列数曹操的几次失利,如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祈连、僵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其中,除南阳、乌巢、潼关的几次遇险史书有所记载外,另几次都没有确切依据!

  又比如,《后出师表》中说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连年不征不战,坐使孙策据有江东,这和史书记载的情形也不合。

  这是论据二也!”

  “我来解释这个,”王教授摸了一把胡子,道:“这可以解释为史书缺载或误载,在史学界,有无数的缺录和错误,这个是正常现象,想必你李凡也很清楚了。

  一个历史事件在当时和在后世会有不同的叫法,敌、我、友各方的称呼也可能不同。比如‘甲午战争’也被叫做‘日清战争’,还有些历史事件会被记录历史的人遗漏或有意回护不提到。

  《后出师表》中提到‘逼于黎阳’这件事,很容易被认为指的是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可原文中已提到了‘险于乌巢’,这明显是重复罗列……

  李凡,经过理智地这么分析后,你的第二个论据,其实,摇摇晃晃站不住啊!”

  室内一片笑声,而李凡也很配合地“哈哈”两声,不过这“哈哈”的发音有点儿接近于“呵呵”,李凡继续道:“既然站不住,那我继续说我的第三个论据!”

  还是不反驳!

  几位教授有些蒙了,这绝对不符合李凡的一贯作风!李凡这小子最爱掰扯,最爱发表自己的观点,阐释自己的意见,今天怎么这么“乖巧”?

  李凡继续道:“《后出师表》中出现了很多史无记载的人物,原文道:‘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其中,除了‘阎芝’外,全是查无对证的人。

  疑为伪造者不熟蜀汉历史,生编乱造之故。此论据三也。”

  “我说几句!”这回又换成了孙教授发言,他道,“三国历史中的历史人物何止千万,不可能每人都有记录,如蜀国方面的吴壹,是刘备的大舅子,官拜车骑将军都没有正式立传,何况他人。蜀国的文人杨戏写《季汉辅臣传》,其中很多重要人物陈寿都没有给作传……

  你这条也不足为据。”

  李凡根本毫不介怀,继续笑道:“那好,我们继续。赵云去世年代在《三国志·赵云传》和《后出师表》中说法不一。

  第一次北伐是228年1月,而赵云和邓芝出箕谷不利被贬时间在当年6月份左右,依此信息可以得出赵云死亡时间在当年的7月份和11月份之间。而《赵云传》记载赵云是建兴七年去世的。

  杨拓道:“但从时间上来看也并没有隔太远,各类史书中这点时间的出入也比比皆是,况且蜀国不设史官,陈寿参考赵云去世的时间可能是以讣告为准。”

  李凡依旧不做任何反驳,他笑道:“那好吧,大家听听我的第五条论据……”

  ……

  “诸位请听我第六条论据……”

  ……

  “我的第八条论据是……”

  ……

  “以上是我全部的10条考据学论据!”

  李凡长长地舒出一口气,然后笑滋滋地看着诸位教授。

  诸葛云疑惑地道:“这10条在你的文章中都有啊,此时经过我们的一推敲,其实没有一条无懈可击的,你对我们之前的言论难道没有一点点回应么?”

  李凡朗声道:“没有,考据学治学之根本方法在于‘实事求是’‘无证不信’,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此乃正中之本。所以,我只展示证据,绝不妄自分析。”

  众教授面面相觑,嘿,这话说的哈,说谁妄自分析呢?

  搞了半天,人家一直没有任何驳辩,全然是为了最后那一句话:只展示证据,绝不妄自分析。

  好吧,众教授无语,咱还妄自分析了。

  也是,李凡一条条往出摆证据,你们这个说历史可能有误,那个可能遗漏了,这个那个的,其实颇有针对证据“挑刺找茬”之嫌疑。

  但不能说教授说的没道理,其实他们说的都在理儿上,要不然京大教授白吃饭啊?而李凡之所以未做反驳,是因为考据学的本质原因,是要用证据和事实说话的。

  室外。

  同学们大惑不解,李凡这进去半个小时了,怎么还没出来,正常答辩时间就10分钟上下啊,你这时间也忒长了吧?

  见有学姐从答辩室走了出来,杨硕连忙问道:“学姐,里面什么情况啊?”

  学姐道:“你来我往,热闹非凡。”

  “谁占上风?”

  学姐客观地道:“平分秋色。”

  见学姐离开答辩室后,众学生悄悄地向答辩室的门口靠近,非常好奇地望向里面。

  而此时室内,崔勇年道:“那这个《后出师表》先这样,咱再谈谈后面的——”

  “且慢,”李凡连忙道:“崔院长,刚刚那十条论据是以考据学的求学态度而罗列出来的,接下来,我还有其他的论点,咱们可以探讨一下,不再依据考据学,咱们彼此互相探讨。”

  崔勇年眼角的皱纹堆叠在了一起,他眯着眼睛看着李凡,心道:小子儿,死性不改啊,还什么探讨,你这是实在憋不住了想反驳我们了吧?那就让你说说吧。

  见崔院长点头后,李凡悄悄活动了一下舌头,憋坏了,他道:

  “现在咱就内容谈论一下,畅所欲言。我先从内容上说一说。《前出师表》悲壮,《后出师表》衰飒;《前出师表》意周而辞简,《后出师表》意窘而辞繁。实在不像诸葛亮一人之手笔。”

  “不然,不然,”杨拓道,“《后表》与《前表》及诸葛亮其他文章,都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讲究对仗排比、有汉赋骈偶特色;音节铿锵,纵横捭阖,回转层叠,说理透彻;感情真挚,语言酣畅平易。所不同的只是,《前表》偏重叙事抒情,《后表》专注于论述批驳,互为补充映照,合之为一完璧。故当出自一人之手。”

  李凡摇头道:“我不同意杨教授的观点!我认为——”

  噗!

  崔勇年等人齐齐露出会心的笑容,终于等到你李凡憋不住的时候了,一旦到了学术方面的探讨上,你小子就没像今天这么老实过!

  李凡疑惑的道:“怎么了?”

  崔勇年笑道:“没什么,说你的吧。”

  


  (https://www.lw00.cc/1550/1550681/39798739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