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节 施工天分
瑞典人列出了一张物资清单,大多是一些建筑材料,比如砖石,这些建筑材料将用来建立新式堡垒,改原来的开放式胸腔护垒,为半封闭的炮台要塞。还有一些特别的设备,比如坩埚和生铁,这是用来加固砖石缝隙的,瑞典人知道在中国暂时找不到水泥,他们打算采用用铁水直接浇筑石缝形成蝶形连接索的形式来加固要塞结构。
材料之外还需要人,他们希望能给他们招募三百个工人。
“这些东西不难找,砖石在新安都能找到,如果不够我还可以从广州调,番禺的莲花山采石场就靠近狮子洋,直接装船半个小时就能运到虎门要塞。”
朱敬伦看着他们的清单,觉得洋人还是动了心思的,没有什么非分的要求,不过这个时代,好像西方建筑也多是砖石建筑,水泥建筑还不够普及。
只是朱敬伦有一个疑惑:“至于这人吗?只需要三百人,是因为工地上施展不开?”
人少施工速度就慢,这一点朱敬伦很清楚,而虎门要塞是一个大工程,虽然大型炮位只有四十座,可是还有附属小炮位等等,总共构成三道防线。
第一道是位于珠江口外端东岸的沙角炮台,过去配炮12门,位于西岸的大角炮台,配炮16门。用于监视穿鼻洋和号令台。
第二道防线位地第一道防线后方七里处。东岸有配炮40门的南山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配炮60门、配炮40门的镇远炮台,江中间上横档岛配炮40门的横档炮台,配炮40门的永安炮台。
第二道防线是防御主力,目的是为应付突破第一道防线的敌军主力进犯,除了炮台外,还在江中间横档岛两边的东西水道上设防,西水道设置江底暗桩,防止敌船冒险偷袭,东水道为主航道是大小船只通常出入之处,设有两道拦江木排铁链。
这些设施都是林则徐禁烟之前大都设置好的,最早用来防备倭寇进犯,可即便放到现在看来,依然十分科学合理,这是得到瑞典人肯定的,而当地人则对这道防线更有信心,民谣形容“虎门六台,金锁铜关,入来不易,出去更难”,只可惜空有雄关,没有善守的李广,只有闻风而逃的孬兵,导致英国人两次突破这里,如入无人之境。
人的问题不讨论,单论防御设施还是很可靠的,就这样,古人依然不放心,在第二道防线之后还设置了第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位于第二道防线后五里处,在江中大虎山上设有配炮32门的大虎炮台,主要接替前面侥幸进入的敌船,堵住这些漏网之鱼,起扫尾作用。
可以说古人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了,当年这些炮台也确实帮助明朝人挡住了倭寇以及包括荷兰人、西班牙人等各种海盗的进犯,到了清末,却没挡住同样从海上进犯的英国人,并不是英国人有多强,只是帝国末世,已经腐朽到骨头里了。
幸好朱敬伦不是腐朽的八旗或者绿营,他编练的乡勇目前来看,纪律还算不错,通过以保卫乡土来鼓舞,相信他们的作战意志绝对不会比当年的明朝人差,只要瑞典人重新设计的炮台有抵抗英军军舰的能力,朱敬伦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守得住。
至于瑞典人的设计,朱敬伦觉得,应该是西方的主流水平,不求最顶尖,只要不落后,就能满足要求。
唯一担心的就是速度,所以才对瑞典人只招三百人提出了疑问。
作为团长的查理摇头:“不不,我想您误会了。人当然是越多越好,只是三百人是一个最合理的数字,超过三百人的话,施工成本就会额外增加。”
朱敬伦摆摆手:“不用担心成本问题,你们最多能用多少人,一万人能用的了吗?”
瑞典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国家,这个时代他们国家的总人口不过四百来万,至于青壮男劳动力,恐怕就一百来万的样子,因此习惯了用很少的人施工,一听一万人,查理甚至露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表情。
接着连连摆手:“用不了那么多,最多能用三千人。”
朱敬伦很干脆:“好,那就三千人,物、料我会立刻帮你们采购,人也会帮你们协调,最多三天时间人就能到位。你们现在就开始考虑施工的问题。”
朱敬伦说着,心中还觉得瑞典人的施工组织能力还不行,中国古代修长城、大运河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十万人规模的施工能力,不过全世界恐怕也就古代中国有这个能力了,说到底国家的力量,还是由一个个人来体现的。
送走瑞典人,朱敬伦马上找来了陈芝廷,告诉他派人请新安有名的泥瓦匠、木匠师傅,就让这些师傅各自招募施工队伍,人越多越好,工钱从优。同时派人去给柏贵送了一封信,让柏贵协调从莲花山采石场帮忙调运一批石料,并且抽调一批石匠到新安来施工,至于需不需要钱,相信柏贵自己心里明白。
柏贵当然明白,听到洋人跟朝廷又打起来的消息,他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生怕洋人不但打天珒连广州也打,已经好几次派人来朱敬伦这里打探消息了。现在收到朱敬伦的请求,他心里根本就没有钱的概念,马上给番禺知县下令,让番禺衙门负责协调,并且严令李福泰务必全权配合,不能出半点差错。
招人并不难,一个月2两银子就能招一个小工,3两银子能招一个大工,至于工头,凡事有名的匠人,一般就是工头,平时带几个徒弟,接到大活了,互相间一串联,立马就是一只规模不小的施工队伍,如果接到虎门要塞这种规模的大工程,最多他们也就是开始更广泛的招募临时工。
所以不但人好招,连组织都有了。这种以师徒加同行形成的行会性质的同业组织,在各行各业都有,也算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慢慢形成的制度了。
材料那边,柏贵没有含糊,番禺知县也很认真,李福泰是一个明白人,他知道一旦朱敬伦这里被洋人突破了,下一步就是他治下的番禺首当其冲,保朱敬伦就是保他李福泰,因此他得到柏贵的命令后,第一时间就带人封了莲花山采石场,明确告诉那些经营石场的商人,从现在开始,莲花山的每一块石头都要优先供应官府需要,没有番禺知县的命令,胆敢私卖一块石头,以通敌罪论处。
并且给他们下达了指标,命令这些采石场主,限一个月内,将官府需要的石料准备好,不然就请他们吃牢饭。另外还从采石场抓了不少壮丁,押到船上就送到新安来了。
蛮横是蛮横了点,但是效率确实高效,反正瑞典人是想象不到这种速度的。
但他们立刻认真的分配组织,组成一个个项目,由不同的工程师带队,加上翻译,马上赶赴炮台工地。
这些瑞典人都受过正规教育,人人都会说英语,而新安和香港这一代,英文翻译还是不少的,如果他们只会讲瑞典语,那还真的有点麻烦。
施工团队第四天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这种规模的施工,根本不可能瞒得住英国人,但英国人没有找上来,朱敬伦也就装蒜,在炮台建成之前,只要英国人不找他,他绝对不会去主动找英国人。
前几天,清理废墟,平整地面,甚至需要清除一些地上的杂草。自从第二次鸦爿战争中被英国人摧毁后,这些炮台就成了荒芜之地,连负责管理这些炮台和防务的广東水师提督衙署都荒废了,更不用提城门、城墙、城楼、护城壕、营房等建筑了。
好在人手不缺,而且在各个工头的带领下,领着高薪的工人们,干活也十分卖力。谁都不想因为偷懒而丢了这么好的伙计,而且每天发的都是现大洋,好不拖欠,这是最刺激人的发钱方式。因此施工速度十分快速。
只用了5天时间,废墟中的残骸,砖瓦碎片以及被英军拆毁的房屋残垣断壁,就被辛勤的工人们用手推车,用挑担,用各种各种的工具移出了要塞原本的位置,堆积在江岸边。
每天查理团队都要进行一次碰面,总结一下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几乎每天他们都会更改一下施工方案,因为他们发现中国工人的施工进度超过了他们的计划。
材料不缺,进度顺利,查理他们觉得,恐怕他们一个月时间,就有可能完成炮台主体的建造工作,而原本他们预计的时间是半年。
一旦炮台主体建造完成,那么等瑞典制造的大炮运来这里,直接就可以施工安装了。
大炮安装好之后,他们还会建造外围的城墙壕沟等建筑,他们更改了中国人的设计,壕沟依然保留,但是城门、城墙和城楼等统统取消,取而代之以一座西式的堡垒,全部用花岗岩建造,这样能给士兵以最好的保护。
朱敬伦每日都要关心一下要塞的建造情况,几天后方山回来了,就直接让方山去要塞,带着他招募的两百七十多个九龙子弟,让他们直接参与他们将来要守卫的炮台建造,也许会有一些帮助,至于他们的训练问题,等阿道夫帮忙雇佣的瑞典炮兵来了再说也不迟。
(https://www.lw00.cc/1412/1412387/32645948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