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绕道
河南归德府官道之上,浩浩荡荡十来万大军正在向西进发,这支曾经以南征为使命的精锐之师,在两年的时间里还没有取得什么建树,如今就要灰头土脸的回援京师了。
这两年由于武器上的劣势,李景隆不得不暂缓进攻,从而把大军分散到各地采取防御策略。
这的确是暂时缓住了局势,至少叛军也没有余力北上了,只不过他也就只能争取这点时间了,两年一过,叛军彻底平定南方,立刻就展开北伐。
这个时间恰好就是仿制武器取得突破的第一时间,虽然没有什么证据,但他十分肯定,许良必定是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故意掐准时间干的。
如今他也不得不再度集中一部分大军,先行驰援京师了。
李景隆一身戎装骑马而行,走在队伍中部,在一众将领的拱卫下率军前行。
只不过如今他的脸色并不太好看,其他将领一样闷声不语,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忧虑之色。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大军应该快马加鞭赶往京师才对,奈何他们一路走来阻力重重,根本就没有办法快速行军。
大军进入河南东部之后,前进道路立刻出现大量叛军阻击,只不过叛军也是匆匆布防,来不及构建土木工事,大军通过炮火压制还能慢慢往前推进,不然的话只怕是寸步难行。
但是这也严重拖慢了大军的行进速度,按照这个情况,要走到京师不知道要多久时间了。
更让他们担心的事情是,现在碰到的叛军还没有来得及布置土木工事,但再往前走那就不一定了,后面的路肯定越来越难走。
“大将军,近日沿途发现许多从逃难而来的士绅商贾,眼下叛军还没有攻打过来,便已经让诸地人心惶惶,若真是攻打过来了,只怕他们都要就地投降了。”
蓝斌忧心忡忡,与两年前率军出发时的意气风发不同,现在的局势让他完全笑不出来了。
战场上不利也就罢了,更让他害怕的是人心变动,两年时间叛军已然打下赫赫威名,北地官府和士绅无不是谈叛军色变,这么打下去说不定真要成片成片的投降了。
就这还是因为叛军手段严厉,往往对旧官员和士绅群体并不留情,而是要严格清算以往罪行。
蓝斌很怀疑,若是叛军的政策再怀柔一点的话,只怕这些人投降更加没有心理负担了。
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自信,能用这样严厉的政策,说明许良这家伙一开始就没想过妥协,坚定要清算旧的食利阶层,而这个前提是他一定认为自己必胜,所以根本用不着去对谁妥协。
李景隆对未来,同样感觉到深深的忧虑。
叛军北伐的动作实在是太过突然,事先完全没有任何预兆,在云南彻底失陷之后,他们毫不拖延就集中兵力,简短誓师便立刻北伐,整个过程眼花缭乱一气呵成。
等自己这边反应过来要回去拱卫京师的时候,别人的北伐大军都已经过河了。
不过眼下再怎么艰难,自己还是需要做好本职,尽快回到关中抵御叛军攻击才行。
“本将早在河南分散布置精锐重兵驻守,叛军不可能再像打湖广那么容易,现在就看是我军先到潼关,还是叛军先到潼关了。
前路不断有叛军阻隔道路,一路硬攻并非良策,本将意欲绕路而行,取道山西河津渡河入关。
<div class="contentadv"> 虽然绕路要拖慢时间,但总比硬淌军防线要好,纵然这样要慢些时日,但应该可以赶在叛军之前入关。”
李景隆一边骑着马,一边看着地图,思索再三之后,为己方行军布置方略。
如今河南东部已经被叛军东翼三万大军强行攻破,这摆明了架式就是要拖延自己时间,要想从河南入关的话,那就只能硬抗数万条枪械的火力,李景隆只要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想一想后面等着自己的可能是专门针对火炮打击的土木工事,他就更加头疼,没了重火力这点优势,自己在叛军面前什么也不是。
这样的话,绕道似乎已经是唯一的选择。
此言一出,其他人也深有同感,如今就是拼时间的时候了,叛军先入关,则明廷危,自己先入关,至少还有得打。
要绕路就一定要趁早,不然在这里耽误太久,再想改主意就迟了。
“大将军所言甚是,此时宜早不宜迟,当尽快转进才是!”
下面几个将领都是齐声附和,随后大军便在李景隆的一声令下,突然便转道山西。
这样的动静,自然是瞒不过一直在观察明军动向的制宪军,很快,东线的制宪军指挥部便收到了消息。
“长官,明军似乎要取道山西入关中,我们要追过去吗?”有军官第一时间就发出询问,看向了正在沉思的黄萧养。
黄萧养摇了摇头,这种情况他当然也提前预想过。
东线制宪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拖延明军主力回援的时间,既然明军主动选择绕远路,那这个任务也就实质上成功了。
只不过明军能在第一时间就这么果断的选择,还是让他有些出乎意料,不得不说明军将领的选择很正确。
若是对方选择在这里和自己对耗,最终必定会陷入泥潭当中,绕路其实是最正确的选择。
“山西尚未被我军占据,如此追击不是明智之举,既然他们要绕路就让他们绕,正好我们可以腾出手来帮助领袖占据整个河南。
李景隆在河南布有精锐驻守,这些年又修缮城防,我军主力攻坚恐怕不易。
如今我们是在和李景隆抢时间,若是我军能快速平定河南进入关中,那后面的仗就好打的多,若是让李景隆先入了关,那恐怕还要折腾一阵。”
黄萧养做出决定之后,立刻开始调动全军,不再执着于对东面布防,而是开始调换枪头把目标对准西边。
中线东线两部制宪军取得联系之后,分别从两个方面开展进攻,以夹击之势钳住河南。
整个大战场由此陷入暂时的拉扯局面,一方快速绕道要进入关中拱卫京师,一方要迅速平定地方直指潼关,局势一触即发。
(https://www.lw00.cc/1398/1398494/11497551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cc